夏天到了,虽然天气炎热,但阳光充足,在户外晒晒太阳,活动一下,不仅心情舒畅,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都说“多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的确,维生素D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别只知道要补,维生素D的缺乏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补多了会不会有伤害?今天就一起来get正确地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通常无法由我们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种。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但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维生素,因为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生成维生素D,其结构为甾体衍生物,所以维生素D也被认为是一种激素。
维生素D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又称为胆钙化醇),他们在体内需要经过两次转换,才能变成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D。这两次转换,第一次发生在肝脏,反应后生成25(OH)D ;第二次在肾脏,产物是具生理活性的1,25(OH)2D ,也称为骨化三醇。
维生素D有什么作用?
-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以及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浓度。
- 维生素D在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等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在骨基质上进行钙化作用,使骨质坚硬。
除了对钙磷的代谢和骨质钙化中的作用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遍布于心、脑、肝脏、肾脏、骨、泌尿生殖器、甲状旁腺以及各种免疫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生长、神经肌肉、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等等。
缺乏维生素D有什么表现?
维生素D缺乏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骨质疏松:缺乏维生素D会使骨骼变薄、变脆,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及成年人的骨软化症。如前面所说,维生素D有促进骨钙化的作用,而骨质疏松的一个特点就是骨钙流失,因此,骨质疏松患者在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
肌无力和肌痛:维生素D缺乏可以引起肌力和运动能力的降低,特别是容易造成老年人摔跤。
心脏问题:据临床资料显示,血液中25(OH)D水平低可明显增加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死亡率。
免疫系统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