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写的《易筋经》中就有揉腹三法,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唐代孙思邈也以“腹宜常摩,可祛百病”作为自己的益寿之道。清代安徽新安著名养生家方开,他创编的“仙人揉腹法”,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坚持揉腹,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
如果从经脉的角度来看,我们背后是督脉和膀胱经,前面就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在腹部有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比较大的,所以揉腹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揉腹”,有哪些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起来学习!
一、揉腹防疾病
揉腹是自我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揉对了,防病治病功效多。可以防治胃病、疏肝解郁、消除便秘、调治食积、帮助睡眠、平稳情绪。
二、揉腹有方法
1.揉脐腹
功效:增加腹腔压力,刺激直肠神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
动作:揉脐腹时,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用力要均匀。
2.推少腹
功效:经常推摩小腹可疏肝理气,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
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3.摩脘腹
该动作可以刺激到中脘穴,起到健胃消食、疏肝养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动作: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按照环形路径,反复几十次。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4.揉腹侧
功效:揉腹侧有助肝经的气血运行,还能刺激两肋处的大包穴和章门穴,起到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的作用。
第一步,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第二步,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为好。
第三步,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揉腹比如:过饱或饥饿的人,妊娠及经期妇女,腹腔内有肿瘤或感染的人,刚做过腹部手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