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就是说心与夏天相对应,夏季与心气相通,所以, 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
养心的方法除了大家熟知的药物、起居调摄, 经络穴位方面的调理也十分重要。
护心之脉有两条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如果生病,有心包先代为受病。手厥阴心包经也起于胸中,行至腋下后, 沿上臂内侧下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即上臂内侧正中),循行至中指末端。
在中医学现代研究中发现,心经所主疾病和心包经所主疾病是相似的,两经的治疗作用是交融协同的。所以,在针灸或按摩治疗心系疾病时,这两条经脉上的穴位常配合使用。经络穴位治病的范围主要包括属络脏腑的相关疾病和循行部位出现的不适。
因此,心经和心包经可以治疗心悸、胸痛等心系疾病,以及夏季尤其常见的神昏、失眠、热证等。心经也可以治疗其所过部位——胸胁、肩臂、肘腕等部位的疼痛、麻木等不适。
循经保健通经气
经络养生,当然少不了按揉、拍打、刮痧等方法。
按揉、拍打以手少阴心经为例,从心胸部开始,沿着循行部位往手指末端按揉、拍打为补,反之为泻。
补可以补正气,治疗因为心气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泻可以泻实邪,治疗因心火旺引起的口舌生疮、口干口苦、心烦失眠等。
按按穴位泻心火
对于夏季常见的心系症状和疾病,也可以通过按揉心经和心包经的常用穴位进行保健。
夏季炎热,可能出现心烦失眠,建议点按头顶的百会穴、双手神门穴、双腿三阴交穴,交通阴阳、安神助眠。
如果出现心悸,应先排除真的存在心律失常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而后可以点按内关穴、神门穴、膻中穴,调理心气、安神定悸。
如果存在抑郁不舒,可以点按百会穴、印堂穴、神门穴、太冲穴、内关穴、膻中穴,疏调气机、调和心神、疏肝解郁。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夏日攘攘,人体气血往往较其他季节更加旺盛,容易心浮气躁, 相信通过了解、使用心经穴位,大家的“心路” 可以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