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燥热的夏季容易让人生气,从黄帝内经中来学习夏季养生护身体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07 黄帝内经   手少阴心经   少海   夏季   少府   心火   阳气   养生之道   穴位   燥热   起居   旺盛   生气   中医   夏天   人体   方法

《黄帝内经》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人们的精神要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郁郁葱葱,蓬勃向上,切忌发怒,当保持心情舒畅,使机体的气机宣畅,这才是适于夏季的养生之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生调护。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调畅情志,使志无怒

中医上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夏在五行属火,而五脏之中,心属火脏,故夏天火气偏盛,则相对应的心也会随之而气盛。《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意思就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此而出,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由心来完成的。因此,心的功能保持正常,首先当做到一个“”字。水能克火,五脏之中,心主火,肾主水;心位于人体上部,肾位于人体下部,平时人们应当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心境达到平和之时,则心火下降,肾水上移,心肾相交,情志自达舒畅。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夏天火性旺盛,情绪易于波动。事情繁杂,就会容易急躁、恼怒,这样就容易导致阳气上升太过而损伤正气,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慌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不良症状。调节不良的情志,防止郁怒,阳气才能保持正常的宣发,自然能在炎炎夏日保持身体健康。如三国嵇康在《养生论》中指出:“夏季炎热,更宜调神静心,常如冰雪在心。”养生歌也说:“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当情志调畅,心的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穴位刺激,助心平静

中医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可达到清心宁神、舒畅情志的效果。其中手少阴心经的少海穴、少府穴和通里穴效果尤佳。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少海穴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少海穴属水,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原理,水克火,故凡是由心火旺盛所致的病症都可通过刺激少海穴来缓解,达到交通心肾、滋阴降火的作用。刺激时可以用拇指用力按住此处,按同一个方向进行按揉,持续3分钟左右,可使情绪平定下来。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少府穴为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穴位刺激方法同前,具有发散心火的功效。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里穴也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置在手臂掌面内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按揉方法同前,具有宁心通络、安神定悸的功效。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结合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的情志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为情志、饮食、起居和运动,四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影响。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是阳气最为旺盛之时,人体阳气也因大自然阳气的升腾而生长旺盛,为使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期也应该让阳气“宣泄”出去,这样才有利于心情舒畅,有利于“秋收”“冬藏”。中医讲究“动汗可贵”,是说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为可贵。“汗为心之液”,适当排汗,可使阳气宣泄,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阳气的舒展,所以夏天不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游泳、打球、跑步、跳绳等,老年人还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吐纳等功法,使气得泄,动中取静,平和心态,调畅情志。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m1U拜客生活常识网

夏当防暑,适当喝些绿豆百合粥,可清热解暑,缓解夏天烦闷的心情。夏季湿重,湿邪易困脾土,冷饮之寒与湿邪相合,则脾阳之气受损,故夏天饮食当避免冷饮,多食红色和黄色的食物,如西红柿、山楂、黄瓜、大豆、莲子等,以调养心脾,从固护心液和脾土角度调畅情志。对于心脏病患者,人参当归猪心汤既补阳,又补气,同时还有生精的作用,具有补血安神之功,是很好的养阳方;而每天服用1-2支

相关阅读: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明日立夏:一年中养心的黄金期,记得做好4件事,解郁化浊祛
  • 吃饭有讲究,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
  • 明日小满:清热滋阴的时节到了,记得做好2件事,祛除体内的
  • 《千金方》食疗(一)
  • 男子喝珍藏三年的“药酒”肾衰险丢命,哪些药物不能泡酒
  • 为什么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身体健康
  • 出汗等于排毒?警惕这个夏季养生误区
  • “五毒月”、“九毒日”来临?传统习俗与禁忌,非常有必要
  • 健康科普丨火麦连天防中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