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喝水越多尿越多,肾脏负荷越大,多喝水伤肾?科学的解释来了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8-15 肾脏   肾小管   丘脑   电解质   尿液   水分   负荷   体内   水中   人体   功能   科学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只要一喝水多上厕所的次数也会增多。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肾脏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问题来了,有不少人认为:喝水越多尿越多,肾脏的压力就会越多,肾脏超负荷工作,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肾功能损坏。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人体的水分调节系统非常精密

喝水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每天摄入的水分会通过各种途径代谢出体外,尿液占大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呼吸系统、汗腺也会排掉一部分水,排出去的水分基本上与摄入的水分持平,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机制运行。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丘脑和垂体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体内的水分始终保持平衡主要得益于大脑神经调节系统,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丘脑,这是人体调节水分平衡的主要中枢。这个中枢就像传感器一样,只要人体内摄入大量的水分后感受器就会检测到血液中盐的浓度降低,此时丘脑中枢就会发出指令告诉大脑不要再喝水了,这时候也就没有口渴感也不想喝水。如果再喝水的话感受器则会发出指令给脑垂体,脑垂体就会释放一种利尿激素,这种激素会很快作用于泌尿系统,使肾脏的肾小管减弱水分重吸收,所以多喝下去的水会很快转变成尿液排出体外。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肾单位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反,如果人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中的盐浓度会变大,此次渗透压也会变大,丘脑感器就会发出指令给大脑产生口渴感,要主动找水喝。此次大脑也会主动告诉脑垂体减少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启动尿液重吸收机制,如果身体缺水越严重的话那么肾小管重吸收的力度就会越大,最后所排出的尿液就会大大减少。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次,肾脏的功能非常强大

肾单位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的肾脏虽然不大,但是肾脏的代谢能力非常强大,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两颗肾脏每天可以过滤掉180升的血液,产生180升的原尿。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下重新吸收转变成人体再利用的水分,如果按照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摄入2升的水,那么最后排出体外的尿液也差不多为2升,基本上保持平衡。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肾脏的功能非常强大,一般情况下多喝水是不会造成肾脏功能损害,相反如果人体缺水就会非常危险,没有水人体的血容量会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也会下降。肾单位最怕的就是没有流量,如果肾单位长期“干枯”那么肾脏损害的概率就会增加,严重的还会造成肾功能衰竭。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有些情况下喝水过多又会出现“水中毒”是怎么回事呢?

喝水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水中毒指的是: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电解质紊乱而引发的恶心、乏力、精神不振、头晕、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较少发生,其症状取决于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对于这个“水中毒”概念大家可能理解错了,正常情况下只要丘脑、垂体和肾脏功能正常多喝水是不会出现水中毒的现象的。只要当丘脑、垂体和肾脏功能三者中某个部位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体内的水分无法及时代谢而出现的中毒反应。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水中毒头晕Hum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极端条件下导致体内的电解质流失,当体内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以及钾离子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如果再大量饮水就会出现血容量增加电解质出现严重失衡,继而引起中毒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后又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的水才会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运动大量流汗后最好及时补充一些淡盐水以防止体内电解质失衡而出现水中毒现象。

相关阅读:

  • 一喝水就尿多,代表肾脏好还是不好?看完这4点,或许你就明
  • 孩子空腹不能喝牛奶、吃香蕉?错!空腹真正不要吃的是这3
  • 男性肾脏好不好,看身体2个部位,出现异常,现在调整还来得
  • 新生儿黄疸正常,还需要带宝宝晒太阳补钙吗?
  • 长期补充维生素片,会伤肝?4种维生素补充过多,可能弊大于
  • 女子一口喝1升水险些失明,这样喝水很危险,正确喝水方法
  • 早起不刷牙就喝水,等于喝细菌进肚子?今天就告诉你明确的
  • 蒲公英的“黄金搭档”找到了,搭配泡水喝,肝变红润,睡眠也
  • 想不开的时候,就去医院走走
  • 一喝水就尿多,说明肾脏好还是不好?看完这4点,或许就明白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