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欣竹筒倒豆子一般的病程描述中,肖幸幸细细摸索出思路。电话那头时不时会传来咳嗽声,她屏息侧耳判断咳嗽来自咽喉,还是气道。
而后,她依次询问了体温、用药时间、用餐情况、既往病史等,并向患者解释之前的3种药物中有2种不能同时服用,且3种药物疗效相近,仅服用1种即可。
过程中,无论对方的语气如何焦灼,肖幸幸的声音始终柔和。慢慢地,洪水中无法化开的情绪死结,在一问一答中舒展开来。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fe687083f9099311.jpg)
京东家医呼吸内科医生肖幸幸
问诊之后,她判断王欣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除了给予专业的用药建议,还告诉她自己和同事都严阵以待。“我希望她不要认为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肖幸幸说。
相比于急匆匆地为患者问诊续方,肖幸幸更希望与患者建立“有温度”的联系,借由一句句问询和解答,她仿佛走到每一位患者面前,给予他们抚慰的力量。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说到这里,肖幸幸整了整身上的白大褂,即使患者不会看到,她和同事们依然会在问诊时穿上这身象征医者仁心的白衣,程序的两端,她和患者都是鲜活的个体。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c3e2e59f20258dbe.jpg)
比起通话交流,医生王兵更多时候是通过聊天页面与患者交流,隔着一方屏幕,随着每一下键盘的敲击、每一丝电流划过的声音,专业和善意开始流动。
“我在河南,发水的时候腿上有伤口,我担心会感染勾端螺旋体病。”
来不及寒暄,一种并不常见的疾病跃然屏幕,他迅速察觉到了患者吴林(化名)的焦虑。
王兵是有十多年资历的急诊老兵,曾经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有序与慌乱、重生和死亡、炙热与悲凉都与消毒水的味道融在一起,然而这一切没有让他变得麻木,相反,他仍然拥有珍贵的细腻与敏锐。
在通过照片确认伤口基本无碍后,他旁敲侧击得知吴林是从寝室室友口中听说了这种并不常见病症。
“人在重大灾难面前,内心都是很脆弱的”,王兵说。
在确认患者生活环境周边几乎没有鼠类和猪类动物,以及这种细菌的感染致病机理等后,王兵和管家仍然连续3天坚持回访,直到那头的小伙子已经开始同他打趣。
吴林说,自己的伤口早已结痂,王兵笑着回应,他的每一次关心,都是患者心理防线重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