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规矩不成方圆,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必不可少。5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为保障儿童健康安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了涉及玩具、儿童高椅、校园安全、数字教材等儿童相关领域国家标准14项,致力于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校园安全防护区首次延伸至周边
校园安全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守护校园安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6月1日起,新版国家标准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护要求》将正式实施。据了解,新标准是在2012年原《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发布后的首次修订,弥补了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方面要求偏低、系统技术指标与新技术应用不匹配不协调等问题。
从内容上看,新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护要求》中最大的特点,便是首次将校园安全防护区域从内部延伸到了门口、周边地区,其中16个点位被划定为学校安全防范的重点,包括学校大门外;学校周界;学校出入口;门卫室(传达室);室外人员集中活动区域;教学区域;学生宿舍楼(区);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等。
新标准明确提出,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例如在人力防范方面,新标准特别提出非寄宿生100人以下的学校,至少需要配备1名保安员,而非寄宿生1000名及以上的学校,至少要配3名保安员,后面每增加500人至少增配1名保安员。
在实体防范方面,新标准提出,学校大门外应设置拒马、隔离墩、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对上下学期间学生聚集区域进行防护隔离等。电子防范方面,学校大门外也应设置视频监控装置,实时显示及回放图像应清晰显示观察区域内人员和车辆活动情况等。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更要在儿童身边的“穿”“用”“玩”等细处着手。例如新修订发布的《红领巾》国家标准,主要在产品安全、色牢度、色差、实用性等方面有所加强,提升红领巾产品质量,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安全和健康,同时有利于强化少先队标志标识规范统一,维护少先队组织形象。据悉, 新修订发布的《红领巾》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在儿童用品方面,《儿童箱包通用技术规范》《儿童手表》《儿童高椅安全性能试验方法》3项国家标准,对儿童箱包、儿童手表和儿童高椅产品提出了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更好地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规范和引导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玩具材料中硼酸和硼酸盐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5项国家标准,则针对玩具、指画颜料等产品中含有的硼酸和硼酸盐、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提出了测定方法和指标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用品质量,减少有害物质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此外,还发布了《婴幼儿学步带整体承载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均将在各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数字教材遵循“凡编必审”基本原则
在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教材也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但因关系着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数字教材的出版更需高质量高要求。在数字教材方面,我国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也将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这3项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活动的基本流程,对中小学数字教材提出了质量要求,给出了检测流程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能够兼容教育领域和出版领域的整体方案。该标准的实施将为出版单位保障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大规模出版传播奠定技术基础,将对后续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治理工作发挥支撑作用。
就具体内容而言,《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在差错率的要求、图片图像分辨率、视频时长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要求。例如为了防控青少年近视,新标准要求在个人学习终端显示设备上,义务教育一、二年级文本的正文内容,字的显示尺寸最大要≥16P字的印刷效果,且正文行空≥5毫米。在视频方面,单一视频的内容时长小学阶段不超过20分钟,中学阶段不超过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