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壮壮跟薇薇在一个幼儿园,而且是同班同学。不少家长都注意到,每天放学的时候,壮壮都是被老师抱在手臂上。
大家都感到很疑惑,壮壮为什么每天放学都是被老师抱着的。好几次,我都想问问朋友,这到底是为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有一天,我们是一前一后排着队接孩子,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以为是家庭矛盾,但是她告诉我,壮壮太让人不省心了。
老师好几次都向朋友反应,壮壮专注力太差了,坐不住。其他小朋友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可壮壮却在乱跑,有时候甚至跑到教室外去玩。

听了朋友的话,我想到有一段时间薇薇也是让我不省心,看电视不到5分钟就跑去玩玩具,刚拿出玩具又跑开了,跑到桌子旁边画画,仿佛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所以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三分钟热度”,也不再像以前一看电视就是几个小时。
朋友看到薇薇的改变,想向我取经,事实上,方法很简单,并且可操作性强。
在介绍我的简单又实用的方法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的专注力问题。
造成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跟性格有关。一般来说,一些不按常规出牌,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专注力不如“听话”的孩子好。如果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也会造成孩子的专注力差。

第二: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跟朋友一起陪孩子在游乐场玩,她家孩子玩了几分钟就要走,可朋友一直不让孩子走。因为游乐场付一次钱可以从早玩到晚,晚几分钟就走太不划算了。大人总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考量,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专注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第三:跟给宝宝提供的选择有关。如今,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比如家长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让孩子随便玩,想玩哪个就玩哪个。
但是往往就是因为玩具太多了,所以孩子更容易厌倦。这个玩具摸一下,那个玩具看一眼,很快就换其他玩具。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1.用好“三不”原则
不贴“不专注”标签:如果父母老是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孩子很可能就会发展成那个样子。
不打扰原则: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不违背原则、不涉及危险,父母就不要过多地干涉。例如,当孩子专注于画画时,父母不要因为颜料沾到孩子的衣服上而去打扰孩子。
不鼓励孩子“一心二用”:有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孩子的专注力便难以集中。

2.充分发掘孩子的兴趣,陪孩子一起玩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废寝忘食也是心甘情愿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是最放松的,在放松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快速运转,能够较好地独立思考并处理问题。
薇薇从一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孩子,变成老师夸赞的孩子,秘诀就在于玩。经过各种对比,我给她选择了一套《专注力贴贴画》,她玩得不亦乐乎。每贴完一本书,她就特别有成就感,会跑过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