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在2017年如何当个好家长?你要确保你的孩子学术、情绪、心理、灵魂、身体、营养、和社交的需求都得以满足,同时你还要确保自己足够小心,不要过度操控孩子,也不要忽视他们;不要错误用药;不要变成直升机式家长;不要给他们看过多的电子屏幕,不要给他们吃过度处理和转基因的食品;远离负能量,远离塑化剂;对身体要有正面态度,对社交有足够的谨慎度;平等同时又要保持权威;给他们足够的滋养同时要保持他们的独立;温和但不要过度容让;最好在家里讲N种语言,最好住在cul-de-sac(这个很难翻,指的是老美住房规划的一种,是住宅区内的死胡同形状,门前有个几家人共用的区间,很少有车出入,被认为是养娃最佳户型),有后院,养2-3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手足关爱,并且孩子年龄间隔至少两岁从而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别忘了使用椰子油。
在我们之前的年代如何当个好家长?别饿死崽。
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之后爆笑不已,同时也觉得……嗯,so true.
在孩子没出生之前,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打定主意要给孩子至少八十分的爱。结果孩子出生了,小家伙就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八十分的爱是当然要有的。而孩子永远不知满足,她并不知道父母为了给她这八十分已经付出了多少精力。她只觉得,我的需求没有完全满足,我要哭!
嗷嗷嗷嗷嗷!
如果20分的爱是把孩子扔一边随便哭,40分的爱是孩子哭了大人想哄但是太累了拍两下完事,60分的爱是孩子哭了大人尽量抱,抱不动了就放下拍拍,80分的爱就是孩子哭了要至少两个大人轮流抱着哄。
但是孩子会觉得,抱着哄不够,你要竖着抱,我要看世界;不光要抱,你要走起来!在家里走不够呀,我要出门看花看草看天空,你抱我出去走!不许停呀,走起来!不许停啊,爬楼梯,朕好喜欢爬楼梯的这个颠簸感!啊你怎么停了?嗷嗷嗷嗷嗷嗷嗷!你做深蹲啊,上次你做了二百个,抱着我上上下下的好舒服,这次你怎么不深蹲了?我要你深蹲啊,嗷嗷嗷嗷嗷嗷!
累不累?这能不累吗?
这是独生子女才有的享受,孩子多了谁也享受不着。
上次,我逛超市看到一个人高马大的白人妈妈,她带了四个娃。老大老二大概是五岁和八岁,在下面推着购物车走。老三大概三岁吧,坐在妈妈推的购物车的车子前面。购物车里面还放了个婴儿提篮,里面装了个几个月大的新生儿。在我看到这个家庭的期间,新生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如果是觉得“必须给孩子八十分的爱才对得起孩子”的父母,新生儿哭了妈妈必然要抱起来哄,唱歌吹口哨又拍又颠,非要孩子脸上洋溢起幸福快乐的笑容才算可以长出一口气放下。然而,这个带着四个孩子的妈妈必须全程看着那三个大孩子,阻止他们狼奔豕突上蹿下跳,她哪有那个精力去管几个月的宝宝?对不起你哭吧。反正你安全着,吃饱了,换了尿布,没病没灾的,你不高兴那你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