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洪兰教授,之所以频频出现在各种场所进行演讲,正是有感于教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误区,而作为教育之根本的阅读,却在应试过程中被常常忽略。
下面推荐的是洪兰教授的一个演讲,因为很长,所以截取其中的几部分——虽然有些长,但所谓有理有据。
”
孩子本来就是独特的,父母只要懂得欣赏孩子的长处,尊重他的兴趣,让他从他的长处去发展,这个孩子就可以健康成长。
改正孩子短处最好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长处。
人有了长处,头就抬起来了,有了自信,学习也就容易了。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实验看到,你对孩子的态度,会决定你孩子大脑的结构,以及他学习的态度。
大脑不停地根据外界需求改变神经的分配,你的行为会回过头来改变你的大脑——大脑是环境和基因互动的产物。
比如有两种田鼠,一种住在丘陵,一种住在草原。
住在丘陵的一夫多妻制,住在草原的是一夫一妻制,在实验室对这两种公鼠的大脑进行扫描就会发现,一夫多妻制的公鼠,它的大脑管空间记忆的海马回后端比较大——因为它要记得哪边有太太,这是需求所带来的大脑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