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普通人不能早生多生,那么这家人很可能就要绝后了。
所以,早婚早育是古代普遍的生活方式。
《红楼梦》里的人普遍早婚。最早的大概是王熙凤,薛蟠打死冯渊时是十五岁,他管凤姐叫“舍表妹”,就算他是凤姐的同年表哥吧!这一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王熙凤,说“今已娶了二年”。

也就是说,凤姐十三岁就已经嫁入贾家,并且做了当家奶奶,管理上下几百口人了。今天,最聪明的十三岁小姑娘,顶多是在学校里当个年级大队长吧?可见,古人的早婚不仅仅是生理,更是在心理上做好了婚姻的准备。
第三十五回: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
可见,贾母出嫁的年纪,与凤姐应该也差不多。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被提亲,那年秋天,林黛玉自称是十五岁,湘云比黛玉小,所以大概也是十四五岁左右。在这一年的冬天,比湘云还要年幼的薛宝琴进京,已经是要结婚的节奏了。
但是,早婚和早育是两回事儿。
贾敬在宁国府行二,他的年纪大概与贾赦差不多,但是他的独子贾珍比贾赦的儿子贾琏年长很多,鉴于贾琏被称为二爷,贾琏上面应该还有个早逝的哥哥,叫做贾瑚。

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有一次他问孔子怎么看自己,孔子说他是个器。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说是瑚琏之器。虽非全才,但也是可重用的专才。
这个定义,很符合贾琏的人设。他们兄弟的名字,大概也出自这个典故。
贾瑚若是尚在,年纪应该比贾珠略大。
贾赦还有一个庶出的小儿子,名叫贾琮,出场不多。
第五十三回: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
年终祭祖时,贾琮能与贾琏一起献帛,与贾珍、贾琏、宝玉这些贾府玉字辈的代表在一起,说明身份不低,而贾环此时都轮不到上场,说明贾琮地位高于贾环,或年纪大于贾环。
贾赦这样一个曾娶两妇、姬妾众多的世袭贵族(贾母曾经嫌他小老婆太多,因为贾赦父亲生前的小老婆也只有六七个而已),在世的儿女却只有贾琏、迎春和贾琮三个。
而他的弟弟贾政为人方正,只有一妻两妾,生的子女,除了去世的长子贾珠,还有元春和宝玉、探春和贾环四人,生育效率比贾赦高多了。难怪贾母更喜欢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高质量高频率的生育,也是检验孝子的重要指标。

曾经中过进士且沉迷于修道的贾敬,对于女色似乎没有太多兴趣,身处绮罗丛的他只与发妻生了贾珍和惜春一双儿女。
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就早逝的学霸贾珠也充分利用了短暂而勤奋的一生,鞠躬尽瘁之后,留下了一个儿子贾兰。史湘云的父亲也是类似情况,想来也是天妒英才。
宝钗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儒商,妻妾不多,也都不长寿,却都生出了一儿一女。黛玉的父亲是探花林如海,他们夫妇也都英年早逝,却也育有一子一女,只是不幸儿子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