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磨蹭到极致的孩子,绝大多数家长都无法以平常心对待。
于是,催他,催他,催他,成了很多家长暴躁的常态。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越唠叨催促,孩子越厌烦、越是故意和家长对着来。
到最后,不仅孩子没变好,亲子关系还恶化了。
《拖延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话:
“拖延常常是一个人的独立宣言,一个人试图通过拖延来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人,我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动。”
今天这位妈妈,就有过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因为催娃,她不仅把自己催进了医院,还在无意中把催促、怒吼和嫌弃,变成了刺向孩子的尖刀。
01
女儿今年5年级,从上学开始,就有一个让我深恶痛绝的坏习惯:磨蹭。
做什么事,都需要我跟在后边催,
催起床,催洗漱,催吃饭,催洗手......
写作业速度慢的让人咬牙切齿,几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张卷子墨迹两个小时不在话下;
期末考试,她连题都没做完。
更让我崩溃的是,把你气得要死,她却一脸无辜。
几乎每天早上,我的怒吼声都会响彻整个楼层。
“跟你说了多少遍,快点,快点,快点,就是不听!眼看着就要迟到了你不知道啊!”
“一根面条你要嚼多少下?我看你就是故意的!”
直到最后拖着她上了车,送到学校,一早上的鸡飞狗跳才算告一段落。
可到了晚上,又是新一轮的磨蹭。
这几年,我简直快被她逼吐血了。
为了让孩子不要那么磨蹭,我催过、骂过无数次,可女儿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一个周末,我催女儿赶紧写作业,可她只顾着玩游戏,嘴上答应着,却迟迟不肯开始。
我又像往常一样,边催促,边发火。
可没想到刚生气吼了一嗓子,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不得已去了医院才知道,原来是肋骨骨折了!
女儿被她爸狠狠地教育了一顿,哭得稀里哗啦。
可我知道,她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