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具体观察与问题结合起来:“你故事中的这个角色非常富有想象力,灵感是怎么来的?”
04别着急“修复”孩子创造的东西
当孩子们被允许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发挥创造力时,他们的成果可能会非常稚嫩,甚至在父母眼里不够高级、不知所谓。
但父母应该克制为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因为“非结构化”的内涵之一,便是给孩子提供试错的时间和机会。
在安全、充满爱心和支持性的环境中,为孩子们提供发展复原力和应对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们为生活挑战做好准备的最佳方式。
眼见孩子在某件事上失败,对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通过亲身实践“好事多磨”的道理,让孩子们开动脑筋,才能真正学会解决手头的问题。这是父母直接参与其中帮助完成,孩子所无法学到的。
着急“修复”孩子创造的东西,也会令他们对父母的看法变得敏感,从而在行动前考量自己是否合乎某种社会化的标准——假如不能做得完美,那么便是错误的——这种想法无疑是对创造力的一种巨大伤害。


结 语
一言以蔽之,流水线式、高度结构化的方式,适用于工业,却不适用于教育。
人与机器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在遇到难题时除了专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正是这种奇思妙想,时常会迸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引导出一系列伟大的发现。
孩子小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没准儿创造能力就在期间生根发芽。从课内到课外,按部就班的结构化安排固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但非结构化的日常也千万不能销声匿迹。
静待万物生长的空间与时间,或许正是父母在内卷时代,能带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关注外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