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参加创造性思维活动时,被要求完成一系列无聊任务的人通常会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而且,让大脑有时间“漫游”而不是一直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02给孩子多一些创造性游戏时间
与儿童不擅长高度结构化的任务类似,高度结构化的游戏也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儿童养育专家十分崇尚创造性游戏(Creative Play)。例如在新西兰,不少学校的一年级课程已经转向以创造性游戏为基础的学习。
创造性游戏的所需材料不用很昂贵,最好的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的,比如织物、器皿、蜡笔、纸板、胶带、黏土等。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发挥创造力。
创造性游戏的美妙之处在于没有规则、节奏抑或特定目标。孩子自由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创意其实无处不在。
小朋友会发现,最简单的事物也能令人着迷,而且他们总能找到平凡事物的用途。创造性的游戏活动不仅仅会孩子感觉良好,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情感、社交、智力与身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已是6位孩子的母亲、《Lifelines》的作者梅丽莎·伯恩斯坦对此给出过一些更具体的建议:
- 每周都应指定一个非结构化活动的日子,给孩子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开放式的游戏任务;
- 提供低科技含量的玩具,比如木质品和纺织品,不要把孩子丢给电子屏幕,父母自身也应当树立对技术的健康态度,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敦促”孩子专心功课;
- 不要介意乱七八糟,“一切都可以清理干净,你可以让它成为你的孩子事后必须帮助收拾的条件”;
- 到户外的开放空间去,对轻微程度的冒险不作过度反应,要克制对孩子随时随刻保护的冲动。
梅丽莎表示:“孩子们需要学会主动,并以不被他人支配的方式来‘占据’自己。这会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