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育儿误区,新手宝爸宝妈避坑指南,如果有都避开的宝妈,真是棒棒哒,看来平时有积极了解育儿小知识,这些误区,家长们真的是一不小心就掉坑了
误区1.生长曲线低于中位就是瘦小?
社区体检时,很多宝宝身高体重会被保健医生判断为“不达标”。宝宝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标准化零件,和爸妈一样会有高矮胖瘦的差异。
建议:准确评估宝宝生长状况,要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长曲线标准。中国社区普遍采用的单纯基于城市数据所形成的生长曲线。WHO的生长曲线根据多个国家儿童生长数据绘制,更标准,更严格。家长重点监测宝宝有没有掉线、跨线的情况。
误区2:成长奶粉营养好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成长奶粉价值高,1岁以后应该多喝配方奶粉。实际上,1岁以后宝宝胃肠道和肾脏功能发育成熟,不需要继续饮用配方奶粉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后宝宝喝纯牛奶。1岁以后均衡多样的饭菜才应该是宝宝的主食,奶是配角。
尤其是有些配方粉为了改善口感必变添加糖,有很强的饱腹感。会破坏宝宝吃正餐的食欲。
误区3:不吃盐就没力气
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小宝宝不吃盐就没力气,或者没有盐的饭菜口味不好,宝宝不爱吃。1岁以下宝宝肾脏排钠功能不成熟,辅食里不能添加额外的盐,天然食物中的钠足够满足宝宝生理需要。1岁以上的宝宝也要清淡口味,尽量少加盐。1岁以后可以逐步适应成年人的食物。成年人的口味可以向宝宝靠拢。大人宝宝都健康。
误区4:过早放弃母乳喂养:
很多错误的观念和荒谬的认知导致妈妈过早放弃母乳喂养,比如6个月后母乳没有营养了等。母乳不仅是很好的营养来源,还可以保护胃肠道健康,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等额外好处可以降低肥胖、过敏等问题的发生率。
误区5:宝宝长湿疹,妈妈要忌口
很多宝宝或母乳妈妈,因为湿疹盲目忌口,甚至变成素食主义者,这不仅对于减轻湿疹没有作用,反而会增加宝宝营养不良的风险。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对预防湿疹有保护性作用。
湿疹宝宝可以和其他宝宝一样添加辅食。需要注意嘴巴周围皮肤的额外保护,避免食物外溢的刺激进一步加重湿疹。
误区6:喝粥、喝汤也有营养
要注意食物能量密度。食物提供的能量,一般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形式存在。食物能量密度,是指一定量的食物能提供给人体的能量大小。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高于半流质和流质的食物。粥之类的营养密度比较低。长期摄入过于精细、不需要咀嚼的食物,还会造成咀嚼能力弱,进而更影响宝宝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
宝爸宝妈有任何问题可以评论区问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