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们4家人带了6个娃去江门儿童公园玩。
这个公园最大的亮点是全程靠人力,各种大中型设备让娃去攀爬、穿梭、摇晃、蹦跳,每个在这里玩的孩子不湿透几件衣服都不肯回家。
我们家熙熙哈哈最喜欢玩的是滑索,双手抓紧,双脚往上一跳,往前一荡,绳索就“咻”的一下滑出去,过程中这种重力加速度让人兴奋。到对岸后再拖着绳子跑回来,交给下一个翘首以盼的人,很是好玩。
就连娃爸这种130斤的巨婴也忍不住上去玩了几把。
运动,让人快乐!
柏拉图曾说过一句话:神给人进化的两种管道——教育和运动。
教育,是人走出愚昧无知的管道,而运动,是人走出平庸迈向强大、突破自我的管道。
可是,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好多人认为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运动差点没关系!我家孩子将来又不参加奥运会,又不当专业运动员,做那么多运动干嘛?”
这是对运动的极大误解。
第一,常常运动的孩子身体一定不差。那些三天两头生病的孩子,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受影响。
身体健康是前面的1,身体好了,才有后面的0。没有好身体,你啥也不是。
第二,你可能不知道,认知学习的很多能力都是从运动协调能力迁移过来的,很多幼儿智力量表都把运动能力作为评估个体智力的重要组成部份。
我现在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从小培养熙熙哈哈一项专门的运动特长,现在只是会有意识的带孩子多运动,多创造一些全家一起运动的机会。
为了以身作则,我和孩子爸每周五会固定打2小时羽毛球。平时有空就经常带他们去游泳、鼓励孩子学习不同的泳姿,每周去打乒乓球,每个月去爬一次山。
这个暑假我给兄弟俩报的都是运动类的兴趣班,小儿子学会了蛙泳,虽然晒得全身像块黑炭,但他很开心,天天不用我们叫就自己要求去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