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们两个在使劲跳,使劲跳,我都没办法想其他事情了!」

理解
我就问他另外三种情绪怎么样了:「那乐乐、怕怕和忧忧去哪儿了?躲起来了吗?」
他说:「对,他们躲起来了,不过怕怕没有全躲起来了,他还在外面。」
我说:「哦,你也觉得有点害怕是吗?」
他说:「嗯,有一点点。」说到这里时,他已经基本全平静下来了,可以来讨论解决问题了。
这就是在进行第二步,帮他理解情绪,当他用语言把自己脑中的情绪状况描述了一遍,除了愤怒和他误以为的厌恶之外,他甚至还意识到自己有点害怕,这种与情绪的连接,是非常锻炼理智脑的。
思考
第三步呢,帮他思考情绪。我会引导孩子想一想他的情绪是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比如说,像上面的例子,我会问孩子:「那怒怒为什么会跳出来呢?」
「因为你老是让我去上钢琴课。」
「哦,为什么我一让你去钢琴课,怒怒就会跳出来呢?」
「因为我不喜欢去上,你还逼我去。你老是逼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
「嗯,是啊,要是有人老是逼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我的怒怒也会跳出来的。」然后我张牙舞爪地装成一个怪物在吓他,说:「你知道我的怒怒有多厉害吗?他跳出来的时候可吓人了!你猜它是什么颜色的?」
儿子说:「红色的!」这时候他已经被我逗得咯咯直笑了。我说:「对,我的怒怒也是红色的。不过,我可没有老逼你去做你不喜欢的事哦,上次你不喜欢上英语课,我不就把它取消了吗。」
儿子想了想,说:「对。不过你这次逼我,我还是很生气的。」
我说:「因为你当初报钢琴课的时候,答应我每一节课都要去上的啊。所以我不是在逼你,我只是在帮你说话算数。」
当然,孩子还会继续争辩,比如他会说:「可是我当初报的时候,不知道它会这么难啊。」然后我就可以跟他讨论为什么要说话算数的道理了。这就是一个把他生气的冲突变成了培养他思维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