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为何感觉像是隔了好几百年?
这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不仅仅只体现于唐宋之间。
比如,建立汉朝的刘邦,曾亲眼见过秦始皇出巡,并且还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的感叹,并且,刘邦出生的时候,秦始皇嬴政刚满三岁。
此外,汉武帝时期有个大臣叫做董仲舒,他曾经见过当初在荆轲刺秦王时,拿药袋砸了一下荆轲的夏无苴。
再说两个距离我们现代较近的。
清末甲午战争时期,有一个驻守在威海日岛(位于今威海市刘公岛东南2000米)抵抗敌军的清军军官,名字叫做萨镇冰,他曾经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攻入汉城时写了一首诗来赞扬志愿军的壮举。
而萨镇冰本人,则是在志愿军攻入汉城的次年去世。
注:志愿军攻入汉城的时间为1951年1月4日。
还有,从八国联军侵华,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间也就仅仅相隔了五十年而已,但同样给人的感觉也是“恍若隔世”。
这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断代感”。
并且,不仅唐、宋之间有这种“断代感”,宋朝和明朝之间同样也有,要知道,从陆秀夫抱着南宋的最后一个小皇帝跳海(公元1279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公元1368年),中间也就相隔了九十多年的时间。
但要是说起来,宋朝距离明朝,同样给人的感觉是相隔很远。
那么回到主题,为什么唐宋之间仅仅相隔53年,却给人一种像是相隔了好几百年的印象呢?这种强烈的“断代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本质的原因,是现代的历史教科书造成的。
现代的历史教科书,普遍采用的是对重点时期和重点人物加强讲述的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时期以及人物,就会着重笔墨进行叙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嬴政,由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太高,且他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因此对于他的描述就相当之多。
这其中,有讲述秦始皇如何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还有讲述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
此外,还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制,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以及他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在北方修筑长城的等等。
这么一来,关于秦始皇确实是讲清楚了,但是就给人造成一种什么感觉呢?觉得秦朝很长。
但实际上,秦朝满打满算,也不过14年的时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算起,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持玉玺献于刘邦结束)。
所以,历史教科书的这种重点人物重点讲述的方式,就在无形之中,让人有了时间上的错觉。
再来看唐朝和宋朝之间,同样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深度的历史研究者,那么说起来唐朝的话,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好像就没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放在整个唐朝的话,连一半都没有到呢。
唐朝开国于公元619年,而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为741年,至于安史之乱,则是在公元755年爆发。
这个时候,距离唐朝开国才过去了136年的时间。
但为什么只要说到安史之乱,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唐朝已经结束的感觉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需要讲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隋末唐初需要讲吧,得知道唐朝时如何建立的,然后玄武门之变也得说吧,毕竟“天可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登基的。
再然后,贞观之治又得说一说吧,说完贞观之治,还需要讲一讲武则天,然后再讲完武则天之后,还需要着重说一说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上位的,以及他开创的“开元盛世”等等。
上述这些,都是教科书中的历史重点,都是需要详细讲述和了解的。
而这一套下来,就占据了历史书中关于唐朝的大部分章节,而在讲完这些,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
并且,历史教科书上通常会有这么一句,“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当然这句话确实没错,唐朝也确实是从安史之乱后开始逐渐衰落的。
但问题是,这个时间段,勉强才算是“中唐时期”,之后,还有实行两税法的代宗时期,以及“元和中兴”、“牛李党争”、“会昌中兴”、“大中之治”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