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给巴尔之意,原义为黑人国。
事实上,中国历史记载,早於南宋时期,中国已经与桑给巴尔的居民有贸易往来,如《诸蕃志》称之为“层拔国”、《岭外代答》记曰“昆仑层期国”、《文献通考》、《宋史》记“层檀”、《岛夷志略》记“层摇罗”等,记载岛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还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居民。
这个岛上曾发掘出中国古青花甆器,以及宋代铜钱。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来自印度的移民。
综上所述,昆仑奴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三个方面的来源:东南亚、非洲、土著“蛮鬼”。个人认为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的称呼,即桑给巴尔人。
在唐朝炫富有三宝,新罗婢,菩萨蛮,昆仑奴。
“新罗婢”,指的是从新罗进贡过来的“婢女”。她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大老爷们当使唤丫头,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菩萨蛮”,指的是从“女蛮国”进贡过来的“歌女”,她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大老爷们跳舞唱歌,丰富大老爷们的娱乐生活。
“昆仑奴”,是一群黑人奴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大老爷们当奴才,打扫卫生,劈柴烧火,干一些下力气的活儿。
这三种奴隶,拥有任意一种,那都是有身份的标志,要是谁能集齐这三种,往家里一摆,简直可以召唤神龙了。
这三种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外国人,都是下等奴隶,都没有人身自由。
家里养个“新罗婢”和“菩萨蛮”,这都可以理解,毕竟都是美女嘛,看着养眼,用起来更是心情舒畅,但是,昆仑奴长的五大三粗,个子矮小,关键还是黑人,唐朝的有钱人,为啥会有这个癖好呢?
主要是昆仑奴太好用了,性格温顺,干活卖力,最主要的他们对主人有绝对的忠诚。

在晚唐文学家裴铏写的小说《昆仑奴》中有这样一个桥段,说崔生去看望郭子仪,在府中遇到了婢女红绡,红绡对崔生一见钟情,但是府内人多眼杂,她便于表达,就对着崔生伸出手掌翻了三下,然后指指自己胸口的小圆镜。
“崔生”回去后,始终想不明白红绡红的手势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越想不通就越想,整天心神不宁。这个事儿,被他的昆仑奴“摩勒”看到了,就问他有什么事儿,说出来也许自己可以帮忙。
崔生就把红绡给自己比的手势说给了摩勒,摩勒说:“他这是请你在15天后,在她住的地方约会”。
15天后,摩勒陪着崔生去约会,他背着崔生翻过了高墙,然后在外面替他把风,还徒手干掉了一只乱叫的狼狗,之后又背着崔生和红绡俩人回去。
红绡在崔生家里生活了2年,最终还是被人给发现了,郭子仪府上的人派出50名甲士来捉拿摩勒,但是,摩勒翻墙逃走。
事后,郭子仪听说了,非要把摩勒从崔生手中要走,但是摩勒始终不答应,他再次逃出去,10年后,有人发现他在洛阳城内以卖药为生。
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黑人奴隶为主角的小说故事,收录在了《太平广记》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原文看。
那么,这个昆仑奴,到底是哪里的人?他们又是如何到中国来的呢?
关于昆仑奴的身份,有无数的专家去研究过,至今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总结下来无非有四种说法。
第一,来自东南亚马来半岛上的黑人。
第二,来自非洲的黑人。
第三,来自印度的黑人。
第四,来自西域昆仑山的“黑人”。
这四种说法,都有相关专家做出专门的论述,我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自然是没有资格去反驳专家的意见的,下面只是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应该指的是东南亚的黑人。
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昆仑”的含义,很多人会望文生义,一看见“昆仑”两个字,就想起了太上老君修行的“昆仑山”,其实,这里的“昆仑”和“昆仑山”没有半毛钱关系。
《旧唐书·林邑国传》中记载:
自林邑已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太平广记》引《朝野全载》中记载:
场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获男女口余千人并杂物产。……人形短小,似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