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为什么苏轼会在亡妻死后十年写下这首词作?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11 神宗   凤翔   孤坟   鱼池   杭州   公元   凄凉   夫人   无言   生死   妻子   思念   女子   少年   少女   人生   财经
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推己至人,苏先生设想此时亡妻一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凄凉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东坡才高天下,但真正的文人,往往不合时宜。更何况苏轼正是春风得意、年轻气盛的年龄。王弗不仅是好伴侣,更是他事业上的帮手。王弗具有观察人的能力,当丈夫跟客人在家中交谈的时候,她在背后听着,给出自己对不同客人的看法,提醒丈夫结交贤人,远离利己、轻浮的小人。在王弗努力下,苏东坡才有闲情逸致去“浴乎沂,风乎舞雩”。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过患难,共过生死,11年的关心和爱护,充满信任的抚慰。王弗给与苏东坡的是“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正是这种相濡以沫的亲情。梦里看见的,也全是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苏轼在这首诗里就表现出了对妻子王弗的深深的思念与眷恋。生则相依,死则怀念。苏轼这个豪放派词人在与妻子相遇的梦里也哭了,而且泪千行。这是多么深的情义呀。那么,为什么王弗能让一向乐观的词人这么动容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故事?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首诗后面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首先我们看背景。苏轼和王弗的故事被记录在苏轼亲手给夫人做的墓志铭中。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

那一年,他十九,夫人十六,就来到自已身边。她是那么孝顺,在家侍奉父母,出嫁侍奉公婆,“皆以谨肃闻”,勤谨而端庄有礼。她是那么有才华,却从来不显示。每逢见到自已读书,就会陪在身边,而且自已读书有忘记的时候,她总能给自已提示出来,那是一幕幕多么温馨的画面呀。而自已问夫人其他书的时候,也都能说出来。王弗就是这样机敏而安静贤淑。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轼还想到,自已在凤翔做官时,夫人陪在身边,每天外出回家,总是会给她讲讲外面的事。而夫人总会嘱咐自已一定要谨慎。把以前父亲的那些话讲给自已听,要自已注意。每当有客人来访,夫人总是在屏风听着,给自已说,哪个人可交,哪个人不值得交,而且往往被她说中。他还记得那一年,他和夫人从陕西凤翔回京,夫人给他说了很多话,现在看来,那些话是多么有见识呀。可惜,那一年她就离去了。那一年就是1065年。夫人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十年有余。连父亲也告诫自已,“妇归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从此王弗走了,再也没有人为他出谋划策。他驳斥新法,得罪了王安石,一贬到杭州,再差到密州。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密州,他的生活和事业遇到了问题,让他困顿不堪,这里有蝗虫匪灾,让他心急如焚,焦虑异常。而生活也异常困乏,“倦仆触屏风,饥鼯嗅空案。数朝闭阁卧,霜发秋蓬乱。”就是在这这样的困病中,他度过了除夕,而接下来的正月里,生活也没有改变。“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节日里尚如此,更不用说平常了。他曾经说,公厨十日不生烟。为了意且一饱,他常与通判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这和在杭州的生活相比,真是天上地下。SY3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而外,在这外时期,他与当朝者也有矛盾,他批方田均税法,又支持募役法,与时局的决裂和矛盾使他在出入仕上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他好迷茫。而在密州,由于位置偏僻,外人罕至,他也感到一时难以适应,他说,“寺宇朴陋,僧皆粗野”“民物椎鲁,过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一时难以融入密州,他使他精神上产生压抑和苦闷。

相关阅读:

  • 水桥沟游记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什么意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比李白更懂酒的苏轼,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也无风雨也
  • 游今探古旅行记(东行记)(24)
  • 游今探古旅行记(东行记)(25)
  • 西北这座小城,有梯田、草原,夏季均温22°C,外地人带外套
  • 详解李宁“笠形盔”:从《免胄图》到《出警入跸图》再到
  • 咸阳有座“雷峰塔”,究竟是重修,还是重建,竟然可辨认
  • 苏轼等了七年,终于盼来兄弟团聚,写下一首《中秋月》,让人
  • 古文化:对食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