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而胡雪岩又有多恨李鸿章,才会说下胡李不通婚?
这样一来,胡雪岩的身份便成了官商。这层身份,让他做起生意来,更是得力不少。
(李鸿章剧照)
左宗棠在当时有个对手,那就是李鸿章。
其实,左宗棠和李鸿章最早都是曾国藩的幕僚,后来都得到曾国藩举荐提拔,成为朝廷命官。
左宗棠建立了楚军,而李鸿章则建立了淮军。
左宗棠在收复江浙在即时,李鸿章却带着淮军跑来摘桃子,顺便还掳掠了一把钱财。气得左宗棠向朝廷上疏,称李鸿章“越境劫掠”。由此二人开始交恶,在工作中更是明争暗斗。
沙俄侵占新疆时,李鸿章坚持应以海防为主,但左宗棠却坚持收复新疆。最后,朝廷虽然同意让左宗棠领兵收复新疆,但是却出现了军费不足的问题。眼见西征一事只能停顿下来,胡雪岩却主动请缨筹集军费。
由于多年和洋人贸易,胡雪岩在洋人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因此他借到了1870万两银子的军费,解了左宗棠的燃眉之急。
胡雪岩的给力,还不仅于此,他在左宗棠率军西征后,又不断从药堂调了大量“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贵重药品,以防止清军在遥遥路途中的瘟疫和水土不服等症状,从而保证了左宗棠军队的势力。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立刻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不光获封二等恪靖侯,还被提拔为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
胡雪岩也因助军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另赐黄马褂和二品红色顶戴。
这下,胡雪岩真正成了红顶商人,他的商业也达到了巅峰时期,财富积累也以滚雪球的形式迅速增长,清末首富非他莫属。
左宗棠的春风得意,让李鸿章醋意大增。
(慈禧剧照)
原来,李鸿章是进士出身,自恃才高过人,但是他却一直没能入职军机处。现在举人出身的左宗棠居然成了军机大臣,这让他好生气恼。于是四下编排左宗棠好大喜功,挥霍军费等,同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以此嘲笑他是清朝第一个以举人身份入职军机处的官员。
本就因为塞防和海防争得不可开交的两个人,这下更是水火难容。老谋深算的李鸿章认定,打压左宗棠先要拿掉他的钱袋子,也就是胡雪岩。
1882年,胡雪岩为了从洋人手中夺回生丝的定价权,用2000万在上海开办蚕丝厂,并高价从蚕农手中收购生丝数百万担,以致洋人无丝可收。就在他即将打赢这场贸易战时,中法战争爆发,欧洲意大利的生丝也宣告丰收,生丝价格直线下跌,胡雪岩高价收购的生丝瞬间贬值。
见此情形,李鸿章大喜,他利用权力迫使胡雪岩的蚕丝厂不能开工,迫使胡雪岩只能贱卖生丝,这一举动让胡雪岩凭空就亏去了1千多万。
这让元气大伤的胡雪岩,陷入到资金周转不灵的被动局面。
随后,李鸿章查得一笔80万的银行贷款到了还款期。由于这笔钱是以胡雪岩个人名义向外国银行担保,所以清廷每次都将款项在还款期前拨给胡雪岩,再由胡雪岩还上贷款。
李鸿章想法让经管此事的官员将这笔钱扣留了20天。由于资金迟迟不到账,外国银行又一再催促,胡雪岩只得贱卖了部分实业,才好不容易补上这笔贷款。
待胡雪岩补上贷款后,李鸿章又差人四处散布胡雪岩破产的消息,闹得那些存户,纷纷到钱庄去取钱。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得将剩余田庄地产等都贱卖。应对这纷至沓来的挤兑潮,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随后,李鸿章向朝廷举报朝雪岩,不光在找国外银行贷款时吃回扣,还贪污挪用国家粮饷。
慈禧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抄胡雪岩的家,还责令左宗棠负责向胡雪岩催缴欠款。
不久后,左宗棠病逝于福州。而贫病交加、负债累累的胡雪岩,身败名裂,成了众矢之的。这番打击,让胡雪岩郁愤交加,病倒在床。想到他经营商业帝国的这一段经历,他不由得心惊胆寒。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惨痛的教训,于是立下那样的遗嘱。
(参考史料:《胡雪岩传》)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曾经纵横商场、混迹江湖、出入朝廷庙堂,富可敌国的胡雪岩躺在杭州的一座简陋的房子里,贫恨交加。他自知大限已到,在郁郁中把后代子孙(他一生至少13个老婆,后代众多)都叫到病床前,立下3条家训:严禁后代子孙经商;严禁从政;严禁与李氏通婚!说罢含恨而终,棺木被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他留下的祖训一直被后代遵循,直系后裔至今约有500余人,无一人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