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北泉姐将装着订单的盒子带来店里,晚上又带回去。北泉姐有好几个微信,每个微信有几千好友,为的就是方便跟顾客沟通,但要到下班之后,她才会看。有一天晚上,有客人给她发微信,说有张单子,还找得到么?北泉姐找啊找,就是没找到。客人发了一个“捂着嘴笑”的表情,说,我今天去吃了,谢谢你这么多年保留着订单。

北泉姐和两千张老友粉订单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卫毅
北泉姐说,她如果决定要退休了,会提前一年,逐个打电话给下订单的客人,催促他们来吃粉。她还交待过老公,万一自己出什么意外不在了,一定要处理好这些订单。她觉得诚信最重要。她像老友粉江湖的大姐,说到的一定做到。
要想在米粉的江湖站得住,得有实力和特点。有人想跟北泉姐学做老友粉,问,我能做得跟你一模一样么?“问这样问题的人,我不会收他做徒弟的。不可能一样的。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怎么会一样呢?同样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放得不一样,也不必一样。”
北泉姐一直在做她自己。“你管我长得丑不丑,你管我是不是绷着脸,你是来吃品质的。”她染不同颜色的头发,许多颜色都尝试过了。她说最近想尝试绿色,她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她认为自己“不在乎”别人眼光,是因为她见过江湖,有这样的底气。她做餐饮好多年,十几年前是做夜市。夜市里什么人都有,她看过有人拿着钢管和大劈刀打起来的场景,血溅到自己衣服上,她还得送客人去医院。“只要发生在店里的事情,都得管。”
她敢怼客人。“在我的店里,客人不是上帝。我是卖品质的,不是卖服务的,要买服务去海底捞。”她把对美食的尊重视作不可侵犯的江湖规矩。到了她的店里,就得遵守她的规矩。她在出粉台上,挂起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告示:“本店不接急单和催单(催单直接退钱,因为品质比数量更重要,当你等到满肚子怨气的时候,任何美食也食之无味,吃不出惊艳),这也是对双方的一种尊重,请理解一个厨师手艺人对美食的执着,美食面前,你我都需要耐心。在厨师制作过程中,您的咨询,厨师不作回应。”
北泉姐是一个专注的人,做粉时不能被打扰。打扰,退钱。抱怨,退钱。大声说话,退钱。做事情的时候,她喜欢一气呵成,“小时候在海边画画时就这样。”
一件事,一天做好容易,天天做好不容易。她几乎天天如此。这么多年,她只和家人坐动车去过桂林旅游三天,而且遇到下雨,“象鼻山的鼻子都看不到”。
北泉姐要休息的时候,会在门口贴通知,也会在微信上告知。店员有一个人休息,全店休息。最近两次休息日,一次因为店里一位员工要去吃喜酒,一次因为北泉姐的老公57岁生日。休息日,她一定不工作。这是她的规矩。
北泉姐的规矩从不打破。今年有了一次例外。
这是一个休息日。徒弟突然打电话给她,说要来店里看看。她说,师傅今天休息,你不懂的啊。徒弟带着新收的徒弟已来到了店门口,师傅只好回来,开门给他们培训。此时,有人推着坐轮椅的老母亲进来,说有老友粉么?
北泉姐说今天休息,没有准备骨头汤,下次再来。来者说,能不能清水煮粉,能吃到就好。北泉姐说这不行啊,下次有机会的。来者说,下次可能没有机会了,老母亲得了重症,从北京坐飞机来南宁,下午飞回北京。
北泉姐破了例,开始熬骨头汤。她对来者说,你不必付钱。来者坚持付钱。北泉姐说,你母亲吃的那一碗一定不要付,我请。吃到一半的时候,北泉姐看到他上前台拿纸巾,抹眼泪。
吃完粉,他们去了机场,回京。北泉姐收到微信:“北泉姐您好,我是那个带老妈妈从北京来的人,谢谢您破例在店里休息时为她老人家做了老友粉,破了30年的例,从现准备食材到带众多徒弟,百忙中专门做了一碗粉,让我尽了孝心,更让这个冷酷的金钱世界有了人情味。谢谢您送的粉,相信会有更多老人带着您的心意换来的好心情继续生命行程。您给徒弟们也包括我,上了重要一课。”
“现代社会这么快,还会有人用美食的方法去制作一碗普通的粉么?”北泉姐坐在打烊后的桌子前,有些伤感,她又很快提起精神,“我不后悔,我有成就感,做老友粉让我一生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在她身后,挂着好几块大众点评网发的“必吃榜”牌子,每年,能上榜的南宁餐饮店只有十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