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女特工朱文起:35岁入伍,40岁成为特等功臣,50岁回乡务农
虽然有惊无险,但也给朱文起提了个醒,在一条路上走久了,难免会摔跤的。所以,返程时,为了将地委文件安全带回定陶,她没再从原路返回,而是等到天黑后,从封锁沟中爬过去。封锁沟里的水深齐腰,加之又是天黑,要想安全通过,并非易事。为了保护好文件,她把文件放在篮子里,又把篮子顶在头上,然后溜进封锁沟,在至齐腰深的水沟内试探着前行。就这样,她在黑夜的掩护下,艰难地越过了第一道封锁沟。为了躲避敌人的盘查,天亮后她就躲进路边的草垛里,把衣服慢慢焐干。到天黑后,她又是以同样的方法穿过了下一道封锁沟,终于将文件安全地交给了负责同志。
4/深入虎穴建奇功

在朱文起4年多的情报生涯中,这样的险情时有发生,但是,她都冷静而机智地化解了,并顺利地完成任务,从未出过差错,成为领导与战友眼中的奇女子。而最令朱文起和战友们骄傲的一次“红色出击”,就是1945年初的“直捣定陶”,朱文起因出色地完成情报搜集与传送任务,而还被鲁西南地委和军分区授予了特等功。
时间进入1945年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上节节败退,并最终走向灭亡。由于抗战形势的转变,加之定陶抗日军民的奋勇战斗,定陶县抗日根据地也不断扩大,从城西一直扩大到城东。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这就威胁到盘踞定陶的反动县长王子杰。王子杰开始了疯狂地反扑。
王子杰,定陶县陆弯村人,土匪出身,抗战期间虽然被国府任命为定陶县县长和保安15旅旅长,但是他不仅没有积极抗日,反而专门和同我抗日武装作对。王子杰依仗拥有两三千人的武装力量,不断“蚕食”我抗日根据地,残杀革命干部,鱼肉乡里。我抗日政府多次派人与其谈判,但其仍顽固不化,甚至公然勾结日伪军侵犯抗日根据地,犯下累累罪行,欠下累累血债。
1945年的春天,鲁西南军区决定集中力量,铲除王子杰这个卖国贼。但是,当时王子杰的部队装备好,人数多,我军在兵力上没有优势也不占。为了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我抗日武装急需要摸清王子杰军队的内部情况。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朱文起的身上。
为了对付王子杰,我抗日武装早有装备,并派出可靠人员打入了王子杰内部,这个人就是王子杰的警卫秦锡爵。为了能顺利进入王子杰的驻地接近秦锡爵,朱文起这次扮作秦锡爵的远房亲戚,以给秦锡爵说媒为由头,顺利见到了秦锡爵。
两人在王子杰的眼皮底下,机智地完成了情报传递。朱文起及时地将情报送达我方指挥员,我军根据朱文起提供的情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斗方案,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了王子杰部。王子杰最终被击毙。
战斗结束后,地委与军分区在袁姑集北门外召开隆重的祝捷表彰大会。就是在那次表彰会上,40岁的朱文起被地委和军分区记了特等功,成为远近闻名的特等功臣。
5/功成身退留英名

解放后,朱文起进入定陶县妇联工作,为县妇联的组建而奔忙。1955年,50岁的朱文起又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辞掉了县里工作,回到了老家游集村重当农民。期间,她再未向人说起她的辉煌过去。当年那个令敌人闻名丧胆的发英雄,如今变身普普通通的农家妇,扎根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1982年10月去世,享年77岁。
前文中提到的那个陈列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里的针线包,就是她当年送情报时的道具之一。如今,“朱文起的针线包”已成为当地青年学子接受红色传承教育的活教材。
英雄已逝,传奇未泯。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我们身边都会有这样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正是他们的无私而英勇的付出,才铸就了我们岁月的安好!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