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对仗并不工整,为何还被赞为唐人七律之冠?
崔颢的《黄鹤楼》,对仗并不工整,为何还被赞为唐人七律之冠?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已乘“白云”去?古人的说法都不一!
1/眼前有景道不得
在唐代诗坛上,流传着这样一则佳话:有诗仙之誉的李白,曾久游江汉,并留下了大量吟咏江汉风物的优秀诗篇。但是,有一次他登临黄鹤楼时,即使是诗兴大发,也无奈地搁笔,并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后人为此还在黄鹤楼畔修建了“搁笔亭”。那首让李白“有景难道”而搁笔的佳作,就是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不仅仅只令李白折服,即使是后来的许多唐诗选家,也对其推崇备至。许多唐诗选本都选录了 《黄鹤楼》,诸如《唐诗三百首》、《唐诗别裁集》、《唐诗正音》、《唐诗选》、《唐诗解》以及唐人选本《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七律部分都以《黄鹤楼》开篇或压卷。南宋著名的诗论家、诗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更是盛赞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享誉千年的《黄鹤楼》
在唐代诗人方阵中, 崔颢并不是排名靠前的一流诗人,却能写出令李白折服搁笔的《黄鹤楼》,也是件非常难得的事。《唐诗正音》在崔颢的这首诗的题目下标注云:“此篇太白所推服,想是一时登临,高兴流出,未必常有此作。”确实, 崔颢的诗名与诗才怎能与李白相比呢?这样的诗只能是“一时登临、高兴而出”。除了这首《黄鹤楼》外, 崔颢其他的诗作都质量平平,就是佐证。
这就如某些现代歌星一样,一生只有一首好歌,就够吃一辈子的了。 崔颢就是凭着这首诗而名流千古、享誉千年。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之所以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说明这首诗确实是有值得称道过人之优。
从题材上论,《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诗的前四句是客观叙述,交代楼名的由来和个人的起兴的道理,后四句即景生情,发出无穷的感慨,气魄很大,境界自高。开头两句看起来好似普通的叙述,实在是别有会心。接下来的三、四两句,似乎又有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