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保险业务质疑。
据企查查,孩子王旗下关联公司“孩子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含“保险经纪”。对此,招股书未着太多笔墨,仅披露称“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孩子王保险尚未实质开展业务”。

但《投资有道》杂志拆解其保险业务,质疑孩子王可能从2017年起就在售卖保险。
孩子王的关联方之一“山东星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孩子王总经理徐卫红。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孩子王仅在2020年与星贝保险存在关联交易,向其购买了游乐服务、纸尿裤及安全座椅产品责任类保险,并提供平台服务。
而据星贝保险披露,其与孩子王的关系自2017年起就较紧密。其公众号中关于孩子王保险的推文超60篇。例如,2017年7月21日推文《理赔与分享第四期》写道,“孩子王保险成立一年多以来,购买过保险的会员不少”。

众所周知,从事保险相关业务,需要相应的经营资质,否则都是违法行为。
上述质疑,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
不过,第三个品控槽点,应是实锤考量。
招股书披露,孩子王及其分子公司受到罚款以上行政处罚共计83项,其中2017年33项,2018年22项,2019年12项,2020年16项。
处罚原因包销售不合格商品、不正当价格行为、发布虚假广告、应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未按期申报增值税、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使用、未进行竣工消防备案等。经梳理,孩子王违规行为遭万元以上罚款有13项。
此外,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孩子王及其下属企业涉及的标的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未决诉讼共5笔。
浏览黑猫投诉平台,截至4月14日12时,孩子王共有150条投诉,涉及发货、售后服务、商品质量、网络售假、退换货难等问题。

招股书表示,“在销售不合格产品事件爆发后,公司主动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进一步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
有态度、有实操,值得肯定。但真正根除才是关键。
比如2018年3月,宁波孩子王被发现销售不合格商品,最终其被处以没收不合格商品、违法所得1.29万元,罚款11.38万元(甬鄞 市监处[2018]124号)。
2019年10月,宁波孩子王被发现两起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事件被罚。
2020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孩子王销售的母乳储存袋抽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