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han的个人主页可以了解他的更多故事与经历:http://www.bikewanderer.com/
B站上也有从油管搬运回来的Iohan的旅行Vlog:SEE THE WORLD
简装的耦合Surly world troller。外变,目测27速,Jones LOOP车把,BB5或者BB7线碟,WTB车座,ERGON把套,挡泥板都只有前轮。
![](http://imgq8.q578.com/ef/0524/0a3e477d8ed114b0.jpg)
帐篷利用车架内的空间,绑在大水壶架上;立管水壶架仍然行使其原有功能,前叉增加了两个水壶架位置;后货架上一对轻量驮包,估计就是一个小巧的睡袋,换洗的衣服和冷食;蛋槽防潮垫顺绑在后货架上,防潮垫之上估计还绑了一双凉鞋,顺便晾晒羊毛袜子和羊毛内衣;超长的打气筒绑在上管上方。这样的简单设置,足够跑国内大部分的长途路线了,只是得相对温暖些的季节。
其实,这就是一台尺寸略大,车架三角略大的山马,等量代换一下,其实国内的选择很多,很多,很多
说句题外话,如果美利达野狼换成硬叉,平把/燕把/LOOP把,轮组足够结实足够润,可以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所以,狼3,5,还是7,个人觉得,只需要看轮组就能决定了,其它配置,大都是虚的
骑行在南美山区的少年
![](http://imgq8.q578.com/ef/0524/54ef0b1c1bebf24d.jpg)
可能国人都看不起的一台大折叠车(前文提及过的Montague,也有山寨这种款式的悍马自行车),前叉单柱减震(约40mm行程);V刹;可能使用的玛吉斯防刺胎;单前轮挡泥板;普通铝合金货架;把立上有个智能手机座--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相当的强大;随时需要用的小物件放在车头绿色的挂包里;备用折叠胎双曲之后绑在后货架侧面;行李装工业塑料袋里用橡皮绳绑后货架顶端,经常穿脱的衣服也绑在行李之上;把套不舒服?副把不舒服?一对10块钱的公路车把带解决忧愁。
![](http://imgq8.q578.com/ef/0524/1bf696ad07b6211c.jpg)
正如前面提及的,其实普通的洋人并不怎么懂车,但是他们擅长使用已有的简陋的东西来做很多事情,按理说,这个能力应该是中国人更强....
什么叫一泊二日,痴汉骑乘?
露营,骑车,划船三不误。
车头是折叠充气船(国内也有生产,质量国际水平,可以搜索淘宝店“Microraft 微漂流”);
救生衣包裹一个防水袋(防水袋里是食品)绑在后货架顶部;
两侧的驮包一边是单层金字塔无杆帐,另一边是保暖层衣物(羽绒服,羊毛内衣之类的);
水壶水瓶或者水袋放三角包里,富余空间填充净水器之类的小物件
占体积的睡袋在背包里,船桨插在背包袋鼠舱里,看起来背包大,实际不超过3公斤。可能炎热的地方背包骑车难过,但是寒冷的地方,这也是个额外的保暖措施;
可能有人会疑问,无杆帐用什么支撑?防潮垫呢?船桨支撑,船当气垫呗
有朝一日有钱有闲能去欧洲或者北美旅行,我真心喜欢这样的设置:拖车携带绝大部分的行李、电助力+软尾山地车。可以深入山区玩耍,攀岩也好,singletrack也好,或者骑到山径尽头,再徒步去个高山湖泊洗个澡,再DH而下。并且,届时我已老,老胳膊老腿,有个电助力会少很多尴尬...
有入电助力的朋友自嘲说,这是不讲武德。那又怎样?“不讲武德”,这是宅家里云旅行的人的酸话,JUST ENJOY YOUR JOURNEY.
![](http://imgq8.q578.com/ef/0524/0f7fc78a909f62c1.jpg)
一位名叫iik的瘦长中年老外,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极简旅行,不同于那些信用卡车手,这位老哥确实是以小代价来实现其旅行目标,不要小看这些看似初级的设备,访问他的个人主页就能知道他这十几年来究竟都跑过哪些路线:
Ultralight bicycle to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