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主业延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莱克电气:一体两翼,再启新征程
20年为洗地机放量元年,公司即推出X7参与竞争,21年作为重点发展品类,先后推出X8、丘比特、维纳斯(均为吉米品牌)。
10月发布莱克品牌三合一吸尘洗地机天狼星S680,集立式无线吸尘器、手持无线吸尘器和洗地机于一身。
依托吸尘器技术沉淀,公司洗地机产品实力强劲,从市场表现看,21年公司线上销量占比不足1%(主要是吉米品牌),线下销量占比20%(主要是莱克品牌),仅次于添可(61%)。

3.3 净水机:碧云泉为绝对龙头
根据奥维,22H1碧云泉在线上、线下净饮机市场销量市占率分别为11%、46%,若考虑销额水平,则市占率更高。
从天猫旗舰店的在售产品看,碧云泉净水机包括四大系列(M/G/N/S),产品价格带从999元横跨到14999元。高端N、S系列主打智能卖点,搭载碧云泉独家ITB-S智享茶道系统,集洗茶、萃茶、滤茶、保温于一体,一键自动化智能泡茶。
根据中怡康,20年碧云泉净水机占台式直饮机市场零售额比例为77.23%,占有率遥遥领先,21年线上销售同比增长近70%。

04 ODM:吸尘器出口龙头依旧,22年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ODM/OEM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构成,增长稳健。
21年公司ODM/OEM业务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23%,收入占比68%,较20年下降2pct。主要产品包括吸尘器、园林工具、空净、厨房电器等,其中园林工具、空气净化器21年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50%和95%。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吸尘器研发制造商,凭借领先的研发和制造优势,服务全球知名清洁电器品牌,28年累计生产吸尘器1.9亿台。
全球吸尘器市场稳健增长,21年销量1.5亿台,2016-2021年全球零售量复合增速4.5%。从格局来看,全球吸尘器集中度较低,2020年CR5达39.7%。2020年全球吸尘器市场中创科实业(12.7%)、戴森(8.7%)、美的(6.6%)、必胜(5.9%)、伊莱克斯(5.8%)位居行业零售量前五,行业CR5仅39.7%,其余企业零售量份额均不超过4%。

服务全球知名清洁电器品牌,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较为稳定。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是国内清洁电器出口龙头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优罗普洛、创科实业、飞利浦、伊莱克斯、博世、胡斯华纳和美特达等全球知名企业,201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优罗普洛(17.21%)、飞利浦(10.05%)、创科实业(9.80%)、伊莱克斯(6.29%)和博世(4.83%),均为全球吸尘器市场份额领先品牌。
近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走势较为稳定(维持在40%左右),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29.4亿元,占比37.05%。

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人民币贬值,22年公司代工业务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21年公司代工业务毛利率17.7%,同比下滑6pct,主因原材料大幅涨价影响。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ABS、PP塑料粒子、硅钢片和铜。20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增速在21Q2到达顶点后明显回落,22年以来铜、塑料、钢材价格增速持续下滑。考虑到存货周期,预计下半年上游价格回落影响将在报表端集中体现。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公司外销毛利率水平及财务费用(主要是汇兑收益),20/21年公司汇兑损失1.6亿/7399万,22Q2以来人民币呈贬值态势,预计公司将享受到一定的汇兑收益。

05 盈利预测及估值
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机、汽车零部件。核心零部件为公司战略业务,考虑到帕捷并表带来的直接收入增量,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47%、30%、17%。
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