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钱永健说的也没有错,他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他觉得自己是美国人这无可厚非。
钱永健还曾说过,自己的中文很不好,甚至称得上的完全不会说,日常交流使用最多的还是英语,连自己的名字写起来都歪歪扭扭。
有一次,与钱永健同一实验室的两位华裔同事用中文互相交流,他们都说非常想念国内的枇杷,想起来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在一旁的钱永健却一头雾水,他忍不住插话说:“琵琶是一种乐器,怎么能吃呢?”

那两位同事听完后捧腹大笑,给他详细地介绍了“枇杷”这种热带水果。
通过上面的这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钱永健对于中国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但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地指责他,科学家虽然有国界,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他的研究成果是在为全人类做出贡献,受益的是全世界的人类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有人曾经向钱永健发出提问:未来会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向。
钱永健给出的回答是:“将来应该会为了能攻克癌症而努力,希望自己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他的父亲钱学榘就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从确诊胰腺癌到去世,中间只隔了6个月不到的时间。
可惜的是,钱永健攻克癌症的愿望还没有实现,64岁的他在2016年8月24日去世了,世界上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就此陨落。
他的一生为生命科学界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财富, 值得我们敬仰,也同样值得我们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