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起初,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比如西汉共有12个皇帝,有庙号的只有4个,分别是:汉高帝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还有3位皇帝有庙号,但被废除,不计入。
从唐朝开始,几乎每位皇帝都有庙号, 但是庙号多了也麻烦,唐朝有21位皇帝,前面几代还没有关系,从第9代皇帝开始,唐朝皇帝的家庙中就摆不下牌位了,因为唐朝太庙中最多只能祭祀9位皇帝,其他放不下的皇帝怎么办?
没别的办法,只能由皇帝和大臣商议拿掉,一般根据皇帝的功绩和当时议政时活着皇帝的亲疏关系来选择,一般来说,开国皇帝是拿不掉,每个时代最有名的皇帝也是拿不掉,比如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然后就是当时议政时活着皇帝的父辈与祖辈皇帝也是拿不掉,因为与活着的皇帝关系亲近。

明成祖(明太宗)朱棣
到了明朝时期,也基本上沿用了唐朝的祭祀制度,但明朝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由嫡孙朱允炆即皇帝位,由于朱允炆削藩,导致了靖难之役,最终由燕王朱棣打败了朱允炆,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朝后来的所有皇帝都是朱棣的后代。
朱棣去世之后,最初上的庙号是太宗,与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一样,太宗这个庙号仅次于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指守成之君中最杰出的皇帝,一般是开国皇帝的儿子来担当这个庙号,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这样,而朱棣及其子孙自认是接朱元璋的班,而不是朱允炆,所以被上太宗的庙号。
朱棣之后的皇帝分别是: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

明仁宗朱高炽
因此到了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初期,明朝皇帝的太庙有8个人了,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这些皇帝名字前面的称呼就是他们的庙号。
明代宗朱祁钰是趁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才当上皇帝的,虽然当了8年皇帝,但是没有儿子,并且比明英宗死得早,明英宗后来复辟了,明英宗之后的皇帝都是他的子孙,明英宗还取消了明代宗的帝号,所以明代宗朱祁钰不能入太庙。
接下来的故事就发生在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明世宗朱厚熜也叫嘉靖皇帝,明太宗朱棣的庙号,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改的,算起来朱厚熜是朱棣的6世孙,那朱厚熜为什么敢改祖先的庙号呢?

明宣宗朱瞻基
朱厚熜身份特殊,他是明朝第2个以藩王身份入主成为皇帝的人,第一个是燕王朱棣,朱厚熜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出生在湖北省钟祥市,朱厚熜的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他们家族是被封到承天府(湖北钟祥)的藩王,因为前一任皇帝朱厚照没有儿子,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朱厚熜因为与朱厚照血缘关系最近,所以被选为皇帝继承人。
这一年朱厚熜才14岁,然后明朝皇帝与大臣之间的争议不断开始出现,别看朱厚熜年纪小,但他非常聪明,处事老成,当朱厚熜随朝廷使者准备进入北京城时,就发生了争执,朱厚熜不愿意以太子身份从东华门进入文华殿,文华殿是太子居住的宫殿,朱厚熜与大臣吵起来了,最终朝廷做了退让,以群臣劝进的方式,在郊外拥立朱厚熜为帝,然后再进入皇宫。

明朝皇帝列表
第一次较量,朱厚熜赢了,紧接着又有第二次较量,朱厚熜继承的是堂兄朱厚照的帝位,他一即皇帝位,就想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追封为献皇帝,把母亲追封为兴国皇太后,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大臣不同意,双方争执长达三年半时间。
朱厚熜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强行追封,并把反对此事的一百多个大臣投入监狱,就连内阁首辅杨廷和也被迫辞官,这事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事件,最终大臣妥协了,朱厚熜又赢了,他成功地把自己曾经是藩王的父亲称封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