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的缺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在老年人中,维生素B12的重要性慢慢被大众认可。
主要的原因是老年人机体器官功能衰退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足。同时老年人存在一定的基础病,因此服用一些药物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从而导致在体内的含量不足。例如糖尿病患者因为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从而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因此老年人群众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加重认知功能的损害。
认知功能损害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而严重时则表现为痴呆,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为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因此适度补充维生素B12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减缓或者预防认知障碍。
虽然在年轻人群中发生认知障碍的几率很低,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或者抑郁却是年轻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排除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外,缺乏维生素B12也可能会导致上述这些心理疾病。
曾经有科学工作者统计发现约20%因为焦虑住院的患者缺乏维生素B12,这一现象说明了缺乏维生素B12的人群可能会有更高的几率患焦虑或者抑郁等心里疾病。同时也有其他的研究证明维生素B12与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疾病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维生素B12是人体必不可缺的一种维生素,如果摄入不足或者机体吸收利用障碍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通过介绍以上这四大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人群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B12。
三、3类人群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B12
第①种:素食主义者
前面已经介绍过含有维生素B12的食物只来自动物:肉类、鱼类和乳制品。然而素食是一种不食鱼、禽等动物性食品,风靡于时下的饮食方式。
当然,素食的好处很多;例如素食主义能够降低肥胖、糖尿病、肠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但是素食也存在一定的营养误区,因为单一的饮食方式不能满足机体对所有的营养的需求。
因此这类人群容易导致某些维生素B12缺乏,素食不能等于绝对健康,在日常生活这类人群中应该注意合理搭配、营养均衡,避免缺乏维生素B12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应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