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贴秋膘”是热门话题,但如果只是把目光盯在“吃什么”,那就错了。中医认为,要先把脾胃调理好,吃进去的东西才能利用好、转化好。脾胃不行,吃再多也是白搭。如何补脾胃?根据“以形补形”说法,有的人下意识想到“猪肚”—猪肚补脾胃,健肠胃。
猪肚不是猪的肚子,而是猪胃,属于猪的“上下水”组成部分。按理说,与猪肉、排骨相比,上下水不值什么钱,处理起来也大费周章,有的人从来不吃上下水。但猪肚却是例外,一只猪肚的价格,在一头整猪的身上是靠前的,甚至可能是猪身上最贵的部分。
猪肚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魅力:
文化学家认为,我国饮食文化中,猪肚上下通吃,既能上台面,又可接地气。
美食家认为,没有猪肚,一些名菜就消失了,猪肚曾经是御膳房的菜品。
养殖户认为,世上的猪肉分两种:猪肚和其它猪肉,猪肚从来不愁市场。
中医师认为,猪肚既能吃也可入药,对脾胃大有补益。
外科医生认为,猪肚是优秀的缝合练手工具,可以用来模拟子宫等人体组织。
猪肚作用流传最广的,就是一句俗语:一个猪肚十副药。意味着猪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远胜药物、好于药物。为什么对猪肚评价如此之高?这个说法是否可靠?除了清真地区,是不是人人都能用猪肚补益呢?
猪肚,中医认为可以补虚、健脾、促阳,适合体虚乏力、衰老退化、女子带下、胎气受损等人群食用,对泄泻、消渴、小便不利、小儿黄瘦疳积等问题,有调理改善作用。
猪肚可煮熟食用,也可制成中药丸剂辅助调理,其味甘、温,入脾、胃经,而部分补益提气的药材与猪肚配伍,可达到增益效果,常见的药材有莲子、黄芪、人参、胡椒、巴戟天、苍术、陈皮、地黄、五味子、山药、当归、茯苓等等,相关的方剂有猪肚四神汤、黄芪防风猪肚汤、莲花肚等。猪肚的功效,在《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有详细的记述。
现代分析表明,100克新鲜猪肚,含有110大卡热量,蛋白质约15克,脂肪5.1克,还有较丰富的钾、磷、镁、钙、钠、硒、铁、锌、叶酸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E、B1、B2等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防病、抗衰、维持运转有突出作用,所以“一个猪肚十副药”的说法,是有数据支撑的。
不过,猪肚作为“上下水”内脏,其胆固醇、嘌呤含量较高,也就意味着有不适宜的人群。
那么,猪肚除了作为餐桌上的佳肴之外,什么人可以适量吃猪肚,什么人不宜食用猪肚?
适宜吃猪肚的人有5类:
1、中气下陷、中气不足、体虚乏力的人,如久病体虚、产后体虚、重体力劳动、步行过久的人,表现为呼吸失调、呼气短促,常冒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