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机能慢慢降低,逐渐出现各种疾病。很多很多老年人都有锻炼的习惯,比如说到附近公园散散步,遛遛弯。
有时候走得过多,或者是突然发现自己有点体力不支,走路不稳时都属于正常现象,身体不如以往灵活,这都是年龄增大导致的正常情况,可以选择缓慢散步或者稍微歇一会再进行,不宜长时间锻炼。
但有的人就会觉得自己走路不稳,没有以前有力气,体重也减轻了,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疾病?这时,部分老年人但凡看见什么养生的门路,就深信不疑。
这不,有一个王大爷,他从网上看到了一个号称“华佗在世”的中医,讲到老年人养生,表示“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后不锻炼”。
王大爷看完中医的描述后对此坚信不疑,于是把每天的散步换成了打坐静养,下棋等活动,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可是过了没多久,有一天王大爷出门买菜时突然跌倒,于是家里人急忙送进了医院,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发现王大爷因为长期缺乏锻炼,而导致体质下降严重。这让王大爷后悔不已,出院后立马回归到正常的散步、遛弯行列当中。
长期散步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1、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加速新陈代谢。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机体免疫力。
3、促进胃部蠕动。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会对胃肠进行“按摩作用”。
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会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增强脾胃功效,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体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并且益寿延年。
4、锻炼心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
5、促进肺功能。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肺活量。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散步时肺的通气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