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湿先提气”的思路,以气化促湿化。当湿在上焦,清上焦肺气;当湿在中焦,运中焦脾气,疏肝气;当湿在下焦,利下焦膀胱之气和肾气。总的目的是将三焦的湿邪赶走。
这个8味药的方子,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是疏通三焦的良方。
后人根据湿热、病症不同,略有加减化裁,如食欲不振时,加山楂、麦芽等;关节肿痛,加羌活、独活等;湿热困重,加车前子、大黄等;湿郁热蒸,加藿香;舌苔薄白,减去滑石,等等。
用药需遵医嘱,辨证施治,不可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