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种种俗语、谚语,即便是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也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古人的智慧即使在现代尝试,也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以及产生意想不到的感悟。
如今正值秋季,参考古人的俗语养生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比如“晨食壮火,午泄残精”八个字,能够给予我们非比寻常的感悟和教诲。
俗话说:“晨食壮火,午泄残精”是什么意思?
——“晨食壮火”
晨就是清晨,壮火,按照古代医学典籍的解释,壮火就是一种非常亢奋的病火,壮火可以侵蚀人体内的精华之气,那么具体而言,壮火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火气,平时我们说一个人火气很大,就是脾气很大的意思,遇到点什么不如意的事儿就会大动肝火,所以“晨食壮火”的意思就是说大清早起床就像吃了火药一样暴躁,脾气很大。
——午泄残精
“午”是中午的意思,“残精”也有多种理解,例如阳气、精气、精力等等。
老不泻残精,重点在"精"字上,"精"指的是精、气、神,"精气神"是道教术语,它指的是人的精神力气。在人体中,"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见精气、精神对人的重要性。
中午的时候人容易疲劳,精力衰弱,此时应适当午休,补充精力,大脑和心脏就不会累,如果你继续工作、娱乐,就会把体内为数不多的精气消耗掉,时间长了人就会越来越虚弱,不容易长寿。
总之,古人总结的很多养生之道,虽历时久远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给今天我们的养生带来的启示,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就是要克制自己欲望,同时养生从年轻时就要开始,不可自恃年轻力壮,而不在乎身体,这样会老大徒伤悲亦。
古人告诫的两条深秋恶习,尽早改正
① 非时作息,阳不归根
古人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天地保持一致的作息,是保养精气,旺盛精神的根本,在电子设备发达的今天,熬夜成为普遍现象,阳气耗损而得不到补充,长此以往,坎阳亏虚,脱发、胃病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