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的这些“坑”基本上都是通过“正反定型不符”这条“蛛丝马迹”来发现,那么正反定型不符多见于哪些情况呢?
(一)排除技术因素
1.漏加试剂、试剂污染或失效、血标本和试剂弄错,均可以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2.器材不洁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3.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导致抗原抗体比例不当,出现前带或后带现象,易误判为假阴性。
4.观察结果前离心时间不当。
5.血卡存在气泡(离心血卡)。
(二)冷凝集现象处理
1. 于室温及4℃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抗体或冷同种抗体。
2. 正反试管法鉴定,如室温较低,可在37℃水浴后观察结果。
3. 洗涤红细胞再次进行试验。
(三)混合视野见于
1. 来自近期输注非ABO同型红细胞病人的血样。
2. 骨髓移植后不久。
可与临床沟通,了解输血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发结果,可发双视野。
(四)缺失或弱抗-A、抗-B
1. 新生儿血清
2. 免疫缺陷、紊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