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验与体会
-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快速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大类,本病例中胞内分枝杆菌属于Ⅲ组中的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属慢生长型NTM。有肺部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阻肺、囊性纤维化、尘肺、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胸廓畸形、胸部肿瘤及肺移植术后等的人群易患NTM肺病。
- 对于NTM的诊断,因其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灰尘等自然环境中,可以因环境污染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2020年IDSA指南中建议微生物学诊断标准需至少2次咳出痰培养阳性(若结果不确定,考虑重复抗酸染色及培养),或至少1次支气管冲洗或灌洗液培养阳性,或经支气管/其它方法的肺活检病理符合分枝杆菌组织学特征(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杆菌阳性)并且NTM培养阳性,或 活检符合分枝杆菌组织学特点并且1次或以上痰或支气管冲洗液NTM培养阳性。该病例中,患者痰培养1次阳性,但结合患者慢性病程、影像学典型树芽征表现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NTM肺病诊断成立。
- 对于诊断NTM肺病患者,尤其是伴有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和/或空洞型肺病的情况下,指南建议立即启动治疗。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的MAC肺病患者,推荐包含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三药治疗方案,对于结节-支扩型MAC肺病,推荐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平/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的三药联合方案。鉴于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较低的药片负担、每日单次给药。专家组认为阿奇霉素优于克拉霉素,该患者既往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因此初始选用阿奇霉素联合方案,但治疗过程中出现阿奇霉素不耐受,故选用克拉霉素替代。我院利福布丁无药,利福平临时缺货,故选用利福喷丁替代。该患者反复咳嗽咳脓痰症状明显、双肺弥漫病灶、炎症标志物升高,考虑病情偏重,故选用莫西沙星替代乙胺丁醇。
- 根据指南建议MAC肺病患者在培养阴转后至少接受12个月的治疗,该患者目前已抗NTM治疗5月,随访症状、炎症指标及胸部影像学均明显好转,后续需持续随访痰培养,治疗疗程需持续至少1年。
- NTM肺病影像学表现常见支气管扩张,而支气管扩张也是NTM-PD的主要基础疾病之一。因此临床上对于NTM肺病与支气管扩张伴发反复感染难以鉴别,正如本例患者前期治疗中,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认识的不足导致其长期误诊为支扩伴发感染,无法进行病原体针对性治疗,导致治疗不规范,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严重者病情迁延可能导致出现耐药菌感染、毁损肺等严重的临床结局。希望通过以上案例引起相关医务人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认识,提高影像学鉴别诊断的能力,及时发现NTM肺病,早期规范诊断,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 Daley , Jonathan M Iaccarino , Christoph Lange et al., Treatment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Pulmonary Disease: An Official ATS/ERS/ESCMID/IDS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lin Infect Dis[J]. 2020 Aug 14;71(4):905-913.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11): 91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