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炎如何预防 骨性关节炎平时应该如何预防
骨关节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目前全世界骨关节炎患者有3.6亿人。女性从40岁、男性从5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人群中,5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骨关节炎。70岁人群几乎80%~90%都有此病,远超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近些年来,我国的骨关节炎发病低龄化趋势明显,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早期常发生于晨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活动时有响声或摩擦音,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如果你上下楼梯时会腿疼,就要当心骨关节炎了。很多人以为骨关节炎是因为骨头出问题而导致的,事实上,它是因软骨受损引发的。因此关节炎不应看骨科,最正确的是看疼痛科。
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依照病程不同,主要会经过3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期: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的结构开始改变,弹性逐渐丧失,容易受到外伤和过分使用的损害;
第二期:软骨遭破坏导致滑膜炎症,产生疼痛,炎症反过来进一步加快软骨破坏;
第三期:随着软骨的破坏,软骨下面的骨头暴露,使关节丧失了自然形态,同时关节边缘形成骨性增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
骨关节炎一定要早防早诊早治。出现骨关节炎的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做X线、核磁共振等检查。一旦确诊,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
炎症侵犯5个部位
被骨关节炎“侵害”的关节有两大明显的特点,要么负重大,要么活动量大。全身的关节很多,而骨关节炎最常伤害的便是以下5个关节。
髋关节。当髋关节出现病变时,你会感觉到腹股沟区、大腿内侧或髋的外侧出现疼痛。发展到后期,通过拍片检查,我们会发现髋关节间隙会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水肿。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走路出现跛行。
膝关节。当你移动膝关节时,会感觉疼痛,有时还会发出摩擦音,或是有被绊住的感觉,就说明骨关节炎可能已经侵害膝关节了。生活中,当上下楼梯或从椅子上站起来都会感到疼痛时,应及时就诊。严重的膝骨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变形,出现膝内翻、膝外翻。
手关节。关节粗大、弯起来时特别费劲,时不时地还会感觉到疼痛,偶尔出现红肿,这些都是手关节受损的表现。
足部关节。比较常见的是,大脚趾掌面的大关节会感觉疼痛,如果穿了较紧或高跟的鞋,这种疼痛感会加重。因此,买鞋时,一定要选择大小合脚,鞋跟别超过3厘米,鞋底软硬适中的鞋。
脊柱关节。当脊柱关节出现问题时,会导致颈、腰部的疼痛、僵直。这种疼痛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有个比较大的区别是,以局部疼痛为主,很少会压迫神经。
护膝知识不能少
每月爬山别超过1次。生活中,老是跪着、蹲着,尤其是深蹲,也会加重关节负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这些姿势。
多游泳散步。对关节比较好的是有氧运动,尤其推荐游泳、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这些运动既能达到锻炼目的,又不会给关节造成太大压力,造成损伤。不太推荐那些需要经常跑、跳、蹲的运动,如快跑、长跑、羽毛球等。
控制好腰围。体重不超标就能将不少骨关节炎“挡在门外”。建议大家在家里自备一个体重秤、一把卷尺,经常关注自己的体重。科学合理地运动,控制好腰围。
多做护膝动作。端坐在一张椅子前,一条腿自然着地,另一条缓慢抬起,尽量与身体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续1分钟,然后换条腿进行同样的动作。该动作能很好地锻炼股四头肌,保护膝关节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