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之窗
孩子的眼睛更是明亮有神
有些孩子眨眼十分频繁
家长很着急
不知是什么引起的
小儿瞬目综合征为无明显诱因出现的双眼频繁眨动,每分钟可达到15次以上,是小儿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患儿还伴有面部异常抽动。由于受到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患儿逐年增多。
小儿目眨症状
患儿都以双眼频繁眨动为主要症状,发病突然或偶然发现,多数患儿多在长时间看电脑或电视机后发病。部分患儿因家长训斥或注意力集中症状加重。极少数患儿有挤眉、努嘴等面部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小儿目眨病因
病因:三叉神经核的翼外神经部分与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核区域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或由于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生运动支的联系所致。
耳穴疗法
治疗目眨
耳穴:
交感、神门、肝、脑点、皮质下、眼。
伴有面部抽动的加鼻、口、面颊。
【注意事项】
1.按压耳穴时力量不宜过大,既能达到刺激耳穴的目的,
2.注意不要引起局部皮肤的破损;
3.少数有皮肤过敏的患儿磁珠埋压的时间不宜过长。
4.病程短的患儿经过5~7次换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5.病程长的患儿需要10次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患儿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看目眨
目为肝窍,为肝之外候,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濡养。频繁瞬目属中医学“肝风内动,脾胃受风邪所致”范畴。
小儿为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由于神气怯弱,不稳定,易受内外因素影响,扰乱心神,引动肝风,出现肝风内动之候,心神不能自主,出现频繁瞬目、抽动、弄鼻、不自主发声等症。
近年来瞬目综合征的儿童越来越多,尤以学龄儿童为多见,经常得不到家长及医生的重视,常误诊为单纯结膜炎或屈光不正。
随着少年儿童精神医学的发展及对抽动障碍研究的深入,提示本病是一种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系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环境因素等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抽动障碍的表现还常以频繁瞬目引发前期症状,而后期可鼻嘴抽动、肢体抽动、发声抽动,随程度加重可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适应社会能力。
在治疗上耳穴疗法相对于药物、针刺等其他一些治疗办法上,因安全高效、没有创伤、没有副作用,并且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更容易被患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