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游玄德
诗中有云“踏花归去马蹄香”,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也留下了马蹄归去,众花草“凌乱不堪”的景象。在传统武术太极拳中,则称人去花草乱的景象为“乱踩花”,是对太极拳灵活技击步法的一种描绘。可惜现在的太极拳界,已经很难见到“乱踩花”的步法了,唯独在武当太极游玄德道长的身上,看到过“乱踩花”步法的痕迹。
梦中的少林
武术中有言“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告诉了我们武术技击中“步法”所处的核心位置及重要作用。太极拳又被称为“十三势”,即五步八法,八法“棚、捋、挤、按、采、挒、肘、靠”是技击的技巧,而五步“进、退、顾、盼、定”则是步法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讲,太极拳有猫步、瘸子步等表现的形式,但是这些步法只是太极拳套路中的练习步法,并不是技击的步法“乱踩花”,不具有灵活性。太极拳技击步法“乱踩花”的丢失,导致太极拳等传统武术练习者,一旦上了擂台进行技击,往往没有自己的步法,不得已都采用了现代搏击散打的步法系统,从而饱受诟病。“乱踩花”步法的关键是灵活,该步法没有规律和轨迹可循,唯独在少林武术中的“活步”系统中,可以看到“乱踩花”步法的影子。从“少林活步”与太极拳“乱踩花”的形式中,似乎印证了“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
被遗忘的武术大家武禹襄
“乱踩花”步法的实质,是全身“筋脉骨肉”的高度协调一致,好像有一股气流存于腹部丹田,推动你进行自我运动。就像一本书中描述的那样,动作一旦启动起来,根本不想停下来,练习时间再长也不感觉到累。要想练习成“乱踩花”,必须要做到三点,那就是“高”、“正”、“活”。所谓的“高”,就是动作外形的架子要高,如“武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的架子一样,甚至架子与现代散打搏击的高度一致。而“正”,指的是骨正筋柔,是在外形“高”的基础上,身体具有的一种高度协调性,需要通过标准训练来获得。最后的“活”,是指步子运用时不能死板僵硬,应该因敌而变化,具体练习方法就是以“少林活步”为根基。高、正、活,是乱踩花步法的三个要素,缺乏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练习成神秘的活步“乱踩花”。
一代武圣孙禄堂
武当游玄德道长的功夫,受到过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抛开技击技巧,单从功夫的层次来讲,能够练习成“乱踩花”之人,肯定对传统功夫具有很深刻的认识。武当游玄德之乱踩花,乱而不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将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