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就是小柴胡汤病的主要指征,这是张仲景发现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写到现在医学的大辞典里去,但是我们还没有把它完全规范化,如果找到了恰当的病理学基础,搞清了分子生物学机制,我们就可以把它推广出去。张仲景用这张方应用面非常宽,凡是发热性疾病进入到迁延不愈的状态,反反复复,不能够发汗又不能用下法的时候,就用小柴胡汤。
因为很多疾病都能用,所以这个方子的加减很多,而且有很多药都能去掉,人参、半夏、姜、枣、黄芩都可以去掉。当然这里面有两味药不能去,一个是柴胡,一个是炙甘草。这是小柴胡汤的核心,是它的主药。现在我们的《方剂学》教学喜欢讲君臣佐使,君药往往是一味。但是在我们经方中,不能简单地用君臣佐使来考虑问题,像小青龙汤里面的核心药物姜、辛、味,离开这三味药就不叫小青龙汤,不是一味药就能统领全局的。所以我们现在中医有很多理论是需要改革的。

临床上这张方治疗各种发热非常有效,就像甲流来了以后特别是在月经期的女性,发烧不容易退,反反复复,这种情况小柴胡汤必效。这就是张仲景所讲的“热入血室”。用这个方子退烧的时候,柴胡的用量要大,用5g、10g是退不了烧的。张仲景小柴胡汤柴胡用到多少?半斤,也就是八两,如果按一两等于3g来计算的话,八两就是24g,这是最最保守的换算标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g计算的话,那起码要用到100g,所以我们现在的用量是远远不够的,用柴胡退烧最少要30g,而且不是一天吃两次,而是3小时吃1次,一般3次就可以退烧,不管是病毒性发热、细菌性发热,还是肿瘤引起的发热。我认为当时张仲景用的范围最广的不是桂枝汤,而是小柴胡汤。
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