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拿来买新衣打扮自己,却忘记了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品质,本末倒置要不得。
重营销而忽视产品本身,忽视了营销管理与研发投入之间的矛盾,在以产品为核心支撑的零食界来说,这是极大的错误。
在零食界,商品的同化性十分明显,“有品类,无品牌”也成为了行业通病。简单解释为,你知道有麻辣烫,但是并不能说出最明显代表麻辣烫的品牌,这个品类被很多小品牌瓜分了。就像说起瓜子,你能想到洽洽;说到雪梅,你能想到溜溜梅,却没有什么产品能让人一下子想到良品铺子。
在电商平台上,有三只松鼠、百草味、好想你与其激烈厮杀,产品的差异性和品类化相差并不大。比如,良品铺子推出“小食仙”儿童食品系列后,三只松鼠马上也推出“小鹿蓝蓝”,百草味推出“童安安小朋友”,势必要和良品铺子在儿童食品赛道一较高下。

图源官网
在这样的内卷和竞相模仿之下,良品铺子只能采取重营销的手段,拼一个出头,这也就导致营销与研发的矛盾更为剧烈。长久之下,良品铺子只能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虽然良品铺子开始意识到线下店的重要性,并尝试将重心转移,但效果并不明显。即使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段,门店里却没什么顾客,颇为冷清,与预期还有段距离。

相较于薛记炒货、熊猫馋炒货等线下坚果零食店,良品铺子的经营状况并不算好,代加工包装生产模式在实体店并不吃香。用更直观的话来比喻就是“良品铺子就像卖瓶装饮料,而薛记炒货店就像是茶饮店,一个包装现成一个新鲜现做,选择高下立见。”
线上竞争激烈,线下发展拼不过,良品铺子更难往前走。
良品铺子还能走多远?
前十年的快速增长,似乎为良品铺子积累了不少实力,但也扎下了不少病根。
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资产,没有核心的研发技术科技,没有完善的代工厂把控机制,良品铺子很难应对复杂供应链和品控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一旦消费者认定良品铺子不但没“良品”更没有“良心”,那良品铺子离没落就不远了。

图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