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碧也会有干不动的时候,而老干妈也不得不面对管理者的更新换代。
2014年,老干妈创下新的辉煌,销售额从13年的37.2亿突破至40亿元,然而正是老干妈蒸蒸日上的时候,67岁的陶华碧选择退休,将企业交给两个儿子李贵山和李秒行。
陶华碧自己坚守着不上市不融资的原则,也教育儿子要做正经生意人,不入股融资和上市,然而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他们并没有坚守住老干妈的初心,拿着自己闲散的钱去投资房地产等行业。
2004年,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控股昆明景泰大酒店,12年前就开始涉足房地产,拿下贵山天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49%的股权,并陆续投资了多家企业。
然而一心多用的李贵山并没有拼下什么好成绩,投资的企业越多反而亏损得越多,就连他最重视的贵山天阳房地产开发的经营状况也十分糟糕,参股的12年起就出现了连年亏损,出现了700多名烂尾楼业主和公司打官司的事件。
建设单位与施工负责人相继失联,工人被拖欠工资,而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还挪用资金去缅甸投资其他楼盘,还频频出现一房二卖的情况,最终,负债率高达94%的贵阳天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18年倒闭。
烂尾楼官司事件让老干妈名誉受损,起初李贵山参股的那家房地产公司旗下楼盘之所以能被众多业主争相购买,就是因为对老干妈品牌的信任,结果离开陶华碧的第一年,二代们就开始将自家企业用二十年积攒下来的声誉贱卖了出去。
大儿子不让陶华碧省心就罢了,公司的最大股东李秒行的操作更是直接导致了老干妈在国民心中辣酱第一的位置不复存在。
老干妈的主要原材料就是辣椒,辣椒选得好是老干妈风味与口感的先决条件,然而自老干妈二代们上位后,以前的老干妈忠实消费者发现,老干妈变味了,没有了以往淳厚的香辣口感。
原来李秒行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主要负责老干妈的生产与质检管理,然而他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把老干妈的原材料品种换掉。
原来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干妈以前采购的贵州遵义辣椒价格上涨,对比起老干妈多年不涨价,涨价也不过一二元的策略,原材料价格上涨必定会在引起产品的利润下降。
于是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李秒行瞒着母亲将遵义辣椒换成河南辣椒,价格便宜了一半,一年节省上亿元原材料采购费,但随之而来的是老干妈的香辣味也降下了一半。
贵州与河南,一南一北,两地水土天差地别,培养出来的辣椒自然不同,李秒行不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他对消费者质疑老干妈口味变差的事充耳不闻,他只执着于眼前浅短的利益,可谓鼠目寸光。
结果是市场反馈给了他一个耳光,老干妈在16年就首次出现销售额下跌的现象。
消费者之所以将老干妈捧上神坛,只因它的品质,品质差了也不怪消费者不愿买单。
除了这些,老干妈股东更迭之后,还出现了一系列管理事故。
2016年,老干妈配方遭离职员工泄露,之后市场上开始出现与老干妈口味相同的产品混淆消费者的耳目。
2019年,老干妈的一家大工厂里还在两周之内突发两场火灾,造成1/3的货物损失。
2020年,老干妈还被腾讯公司告了,理由是拖欠千万元广告费,结果经查明发现是老干妈公司印章被三位嫌疑人伪造,两大公司就这样被人用假章骗得团团转。
以上这些无不体现老干妈在换代之后管理层的失误与疏忽。
面对两个儿子经营出来的烂摊子,本该颐养天年的陶华碧再也坐不住,对外宣布重新执掌老干妈,并召开了媒体发布会,扬言老干妈会使用回以前的配方,味道还是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