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硬通货”:月饼内卷成风、食安风波不断,有月饼毛利超五成
拼“壕气”落败,但拼设计哈根达斯还在金字塔尖。其卢浮映月月饼声称设计灵感来自法国的地标建筑——卢浮宫的入口“玻璃宫殿”,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
内卷之风盛行,监管层适时出手颁布“降温”条例。
9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3年9月起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简单判断月饼等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是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二是新标准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在不能拆开包装的情况下,要问包装有几层,层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
据悉,新标准继续执行现有标准对包装成本的要求,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风波】
低糖月饼陷“腹泻”风波,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相关用料标准亟待设立
创意不断,也风波不断,月饼每年都能花式吸引消费者关注。
去年,中秋佳节前夕,义乌市一网店销售假美心月饼被警方一锅端。
据当时媒体报道,“时近中秋,再加上美心品牌的影响力,郑某的假月饼卖得很火,短短20多天就卖了3000多盒,赚了约30万元。”
今年,月饼界造假事件也时有发生。据悉,有多家超市冒用李子柒品牌售卖“高价月饼”。9月14日,李子柒公司发布声明称:公司从未授权任何主体使用“李子柒”标识用于该月饼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宣传,就该超市擅用行为,公司已委托律师取证和维权。
而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月饼也在被不断调整口味,减少糖度和油脂,以期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对此,今年不少商家推出主打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等健康概念的减脂、降糖低糖月饼。
其中,低糖月饼不小心一脚踏空,引发风波。
前不久,话题“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登上热搜,9月8日,知乎官方回应称,“我们初衷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出厂产品经过生产方和独立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是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这是我们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