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别被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忽悠了

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刘会平公开表示,“无添加”是一种噱头,不是科学概念,暗示了“有添加剂就是有害”这样一种结论,其实,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了解到,2009年通过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真实准确”“科学合法”“通俗易懂”作了要求,但没有关于添加剂的具体说明,一些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个空子,大打擦边球。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青斌表示,目前我国尚无明文规定直接约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误导性标注。但对于宣称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规定此类属于定量标示,应标示所强调的食品添加剂在成品中的含量。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查看一些食品的标签发现,以调味品为例,目前,千禾等产品在标签上都将未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具体名称标示出来,而海天的产品标注为“0添加防腐剂、甜味剂、味精、香精香料”等,较为笼统。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青斌表示,对于产品标准本来就不允许添加或者不需要的某种物质,企业为吸引眼球,标榜无添加该种物质的行为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他产品含有该种物质,造成不正当竞争。例如有的酸奶标注“无明胶、无人工色素、无防腐剂”,但其实白色的酸奶不需要添加色素,而不添加明胶可能是因为用了其他的胶类,比如果胶。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在早前也公开表示,国家对添加剂的类型、用量都有明确规定,个别企业在宣传中抓住消费者心理,宣传产品“零添加”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不应被“妖魔化”。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零添加”并不等于更安全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常见的“无添加”“零添加”等,目前市场上还有“0糖、0卡、0脂、100%不含,无(糖)”等标注方式,这种宣传在饮料产品上比较常见。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了解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允许营养声称,规定食品中的能量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符合一定的要求,是允许宣称的。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即便如此,消费者对待此类宣传的产品也当提高警惕。以无糖为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撰文指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食品声称“无糖”,须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但并非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糖”。JNN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青斌认为,对于其他标榜“零”的食物的宣传也要警惕,比如,“零脂肪”的食物可能含糖量比较高,“0糖”食物即“无糖食物”,“无糖”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但可能含其他糖类替代品,比如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相关阅读:

  • 不推荐去的景点王平湿地
  • “抗糖化面膜”能延缓肌肤衰老?专家:营销噱头
  • 山东消协提醒:购买儿童玩具等先看3C认证
  • 房车露营地项目的钱景如何?
  • 越来越贵!冰淇淋“消费升级”,贵有所值吗?
  • 正式联手对抗勇士?詹欧有望携手重振湖人,杜兰特威少或重
  • “全麦”“零糖”“纯素”,食品宣传三大噱头你信了几个
  • 赌王爱利智为何不娶?并非3位太太反对,原因有3点
  • 有“颜”有“料”都市女性最喜爱的冰淇淋大测评来啦
  • 谢晖反戈老东家只是噱头,真相是时隔978天后,中超联赛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