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通常被告诫,要努力工作,埋头苦干,并且留意顺着既定的晋升渠道向上爬就行了。
但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你的工作很快就会到达天花板,很快就会遇到职场的瓶颈。
1、为什么会遇到职业瓶颈?
现在都很强调团队的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掰断,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掰断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各种道理比比皆是,有一定道理,在合作的团队里,信息更容易沟通,合作行为更容易产生效果。
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形成一个孤岛,信息局限在群体之内,外部的信息很难进来。时间长了,我们很难再从群体中其他人那里获得任何附加的效益。
我们当然也知道有其他群体的存在,但我们和其他群体缺乏沟通,注意力都在自己群体内部的活动上,也缺乏和其他群体沟通的动力,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既缺乏获取新信息的途径,也没有渠道和其他群体的人分享他们的信息。
就如井底之蛙,当你困在井里,当你周而复始地重复类似的工作,你就失去了上升的动力和能力。
所以,我们开始提倡“轮岗”,也就是我开头提到的“从一个梯子跳到另外一个梯子” 。
2、为什么要从一个梯子跳到另外一个梯子?
我们在公司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中轮转,承担不同的工作内容,可以积累跨部门合作的各种经历,活跃在各个群体之间才有机会将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我们跨部门的职业经历越丰富,我们从事少有人介入的跨领域交流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特别是初入职场,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尝试多个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进行不同的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能积累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才可以有多样化的发展,更容易迈向成功。
3、到底该怎么做?
我们可能疑惑了,太过封闭不行,不聚焦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就需要我们来判断应该加入哪些群体或者忽略哪些群体,应该在哪些群体投入多少时间,清楚地知道何时抽身离开。“紧密关系”和“保持距离”之间的平衡,需要我们灵活地应对,总之,找到合适的“保持距离型关系”尤其关键。
某些工程项目比较能体现这方面的优势,还有一些咨询公司,经常会有不同的项目组,当然还有很多行业现在都实施项目制,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参与不同团队的机会。
但是我们也会有这种情况,我们遇不到短暂保持紧密或有规律互动的群体,也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团队。
但是建立属于自己的高效临时团队, 我们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基础或前提:
第一,尽可能让自己成为社交达人,扩展自己的社交圈。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社交达人,就要为我们的关系网中的人扩展人脉关系,慷慨地向我们身边的人推荐新朋友,这样别人也会对我们投桃报李的,把我们介绍给别人的朋友。将这种推荐变成生活习惯,可以定制一个目标,每周推荐一次,一旦居中引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会成为所处人脉圈子里的社交达人。
第二、学会用团队项目制管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就是根据目的或需要搭建临时的人脉网。每个团队成员是专门为每个项目组建的,而每个新的项目又是不同的,这样每支队伍就有所不同,比如我们需要装修房子,我们现在可以把我们关系网络里的和这个方面有关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咨询信息获得帮助都可以,这样一个以装修房子为目的的临时项目团队群体就搭建起来了,对我们和朋友们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