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走神怎么办?用这些方法分分钟让你注意力高度集中
就比如说高中,老师对我提问的问题总数远超过其他同学,这其实对我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督促作用。
倒不是说我可爱老师才多给予我关注,前面我说了,是因为我在课堂活跃,这才是关键因素。
想想看,如果老师问一个问题,全班没人回答,会不会有老师觉得这很丢面?换作你,你是个当领导的,你提问了,下属都低头没人回答,你自己不也觉得挺尴尬?
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恰到好处的“出场”了,我会做出回应,日子长了,老师准主意你,不知不觉中给予你特别的关注。
所以,看到这一条的家长,请告诉你孩子:上课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止关乎当下。
第二个,把被动输入变成主动输入。
换一种方式输入。大学的时候,上过一门特别无聊的金属课。那老师知道学生的无聊,他建议我们去朗读课本上的内容,困了就读出来,后来还让全班大声朗读。
视觉输入换成听觉输入,中小学早自读做的就是这件事嘛,下次你看到理论化的内容,不妨采用中小学早读的那套试一试?
其实,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爱,导致有些人更喜欢使用听觉的方式吸收信息,有的人则不同,他们更喜欢通过听觉了解世界。
比如,我个人不喜欢《三体》的语言风格,读不下去,可确实喜欢书中的想象,怎么办呢?后来有声书拯救了我。
比如,我看《人间失格》这本书,为了更能体会到悲观和抑郁,有声书确实帮我实现了这种效果。
这证明,采用不同感官吸收信息,效果是不一样的。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表明,只使用视觉通道,仅能记住材料的25%,只使用视觉通道,能记住材料的15%,试听结合,多通道参与,则能记住材料的65%。
最后,还可以用手----随时动手,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他成绩挺好的,上课就爱记笔记,我问他都记些啥,结果一看,他记的那些东西课本上都有,我问他你干嘛记这些课本上都有的内容,他说记录的过程可以让他集中注意力。
当然,有比他更好的记录方法,我得着重介绍一下,这个方法就是记录关键词:上课或者看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的学习,还是平时的自学,都可以啊,随手记一些关键词。
随手记录关键词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你的注意力,当然,随后你可以通过关键词会想学过的知识或者看过的内容,这肯定有极大的益处----我有个朋友,他过去什么一年什么事也不干,也不着急挣钱,就辞职在家读了一整年的出,最近才打算重出江湖。
我问他阅读过程中最享受的是在哪一刻,他说是在看完每一本书,然后回想书中内容(1),让全书内容融汇(2),再将此书与彼书的内容再次融汇的那一刻(3)。
一本书读完,读的过程及时进行重点内容上的关键词勾要,读之后根据这些关键词对整本书的主要思想回顾,记得,第一次回顾可能会有些遗忘,那就要回去在浏览一下----假设一本书你阅读时间10小时,可是回忆过脑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区区的10~20分钟。
这是很划算的事情,这位朋友看完一本书之后,会再通过关键词回忆以前看过的那些书,知乎上不是总有人问看过的那些书都忘了怎么办嘛,其实这个方法就可以完美解决他们的困惑,我也不管继续介绍这个方法会不会偏题了,我要把这个方法演绎给大家。
课题:以前看的那些书都忘了怎么办之----这里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