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这几千年的文化、那些瑰宝,以前没有机会了解的,那现在高考解放后,是不是也该去了解一下,人类曾发生过的大事?
刚进入大学,第一年,最应该的就是大开眼界。
我告诉你一个好一点的消息,即便那些一线城市的孩子,在认知方面确实启蒙比你们早,但当你们同样面对的是诺大的还没有了解的世界的时候,你们的无知是相当的。
所以,那些沉迷游戏的人,一方面确实因为他们享受到游戏的娱乐,这也挺棒,但是相比那些把同样时间放在刷认知的人,他们则是不够幸运的。
发现没,现在大学图书馆里,真正看书的人没多少的。
也许,大家都在看手机,毕竟手机可以看书,但我还是建议你先从图书馆开始刷。
不要害怕孤独,因为,你若孤独,就对了。
从竞争角度看,我们最怕的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信大家高考的时候体会过了,它耗费了你们许多年的青春。
但人性又好矫情,做啥事都想要同伴。
那你为啥不能以“那件有价值的事”做你的同伴?
三,性格。
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胆怯,怕。
消极,抱怨,自卑,不豁达。
这些词读起来顺如顺口溜,前面截图中的仁兄,把它们称为“性格的劣根性”。
刘强东那厮,长那么大了,还暗戳戳的揭不掉自卑的印记。
这些东西,你说它们已经绣进了你的基因,那不一定准确,但如果我们熟视无睹,那些性格缺陷定会成为我们人生的绊脚石,甚至是重大失败的伏笔。
所以我们任重道远,能克服一点点就克服一点点。
最大的方法论是两个,其中一个是,不断的学习。
大学里,一男生和一女生在一起了,快快乐乐,周末开房,开心的仿佛做了爱。
太甜蜜,难分难舍,毕业就结婚。
结婚之后,他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
你猜是为啥?
你肯定猜不准,毕竟和谐的夫妻总是一致的,不和谐的夫妻各有各的不和谐,不过,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这个:就是因为他们不再处于学习期了。
大学里,你整天学习新知识,我也是新知识,原生家庭的很多东西就被盖住,我们交流的都是学习到的东西,自然吵的少。
但是毕业结婚之后,大家生活,处理的就是生活中的无尽琐碎,比如说洗完、刷盘子这些事情,是不是原来家庭带来的习惯?
你原来在你家用的是你家那套,我在我家的习惯是另一套,生活就是要处理这些事情,连洗个碗都会面临两种家庭背后所带来的不同理念、标准,你非说那样洗才是对的,但是我不认同,就得按照我这么来...脾气要是不好一点,能不吵吗?
此所谓,谈婚论嫁要门当户对,你家的很多习惯,跟我家相同的多,那我们生活要争要吵的地方就少,容易幸福。
所以,要有学习的心态----你的自卑感有多强,那就想办法让自己的学习感有多强,真的。
学习心态,真的是抵御这些负面思维、负面性格,最强有力的武器。
你如果能够把我这两句话记住,我相信你一辈子会感激我。
她家原来是这样洗碗的啊,尽管会不舒服,但是我要学习!
哦,她有这样叠被子的习惯啊,这看起来有点麻烦,可是她为什么不嫌呢?那我可要体会体会。
请保持学习的心态。
唯有学习心态,让你不断接受新的东西,而一旦新的认知进来,那你底层的那些东西就不会出来。
人在任一时刻,就只会有一个认知,让新的认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头脑,让它们不断掩盖你底层的叛逆。
所以,我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是那种学习课本的学习,不仅仅是告诉你,进入了社会之后还要多看书哦,没时间的话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听听音频哦……
NO、NO、NO…..学校里强调学习书本、课本不过分,但是到了社会,你要学习的就是别的东西了。
学习是分阶段的。
高中,搞好数理化语英...应试科目。
大学,和严肃应试教育脱离,不仅学些专业知识,还要弥补认知以及很多非专业知识。
毕业,还是要学习,但是它已经不再局限于书,很多人把进入社会的学习理解为“进入社会还要保持阅读习惯”、“多听知识音频也是学习途径呢”、“继续上网课、看TED”……那这样的理解可以视之为片面。
“社会大学”从来不是虚称,它从来就有着你需要真正学习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怎么和人相处、怎么维持关系、怎么讲话……这些都是你在这所大学里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