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历史数据表明,大企业根本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只有创新型企业才是。
9、达尔文《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物种灭绝和遗传的内敛性存在某种关系。在生物的不同物种中,突变的速度应该大致相同。然而,有些物种的遗传集成得如此完善,因此变得不太灵活,以至于再也不能产生足够多的变异体,也就无法应对变化的环境。
10、如果将遗传类比到公司层面,与之对应的是管理,变异则对应着创新。用计划、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实现既定目标的传统管理,基于控制论;创新则基于演化论,目的是在变化环境中不断发展。
2 第二曲线:“10倍速增长”的新物种
1、市场级增长的秘密就是用创新企业去破坏老旧企业,有效的资本市场会毫不留情地把老旧过时的一切淘汰出局。正是新旧企业之间的非连续性,才成就了市场整体的成功。
2、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个体企业增长速度的原因,在于市场基于非连续性的破坏性思维,企业则基于连续性的保护性思维。两种完全不同的底层思维模式,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增长方式。
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创造性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的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
4、市场和企业不是一回事,市场之所以能破坏企业,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的子系统。同样的道理,企业和业务也不是一回事,业务只是企业的子系统而已。
5、开启第二曲线的最佳时期,需要满足:第一曲线已过“破局点”;不晚于财务“极限点”。
3 分形创新:每一步都是上一步的结果
1、创新+选择(市场选择)=第二曲线,这便是进化和创新的“同构性”。
2、第一曲线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其上会产生无数多样性的次级创新,表现为无数的小S曲线,所有的小S曲线都在促进企业主营业务的增长。企业的次级创新都是从第一曲线中“生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