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筑波科学城目前的情况?筑波科学城的形成?日本筑波科学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筑波是新兴的科学城吗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5 科学城   日本   启示   情况   经验

然而筑波科学城却难以留下技术,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体量小、以及市场化机制不够灵活,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东京这个巨大的市场虹吸所造成的。

不论是政府需要还是市场的应用需求,都在东京。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若没有较好的机制管理,技术就会「用脚」投票。

现实就是,在本地缺少应用需求的情况下,初期迁移至此的共4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现在仅剩下29家(一部分为合并),民营研究机构在1986年后出现迁入高峰后,近年也有逐渐减少,很多迁回了东京或其近郊。

2. 有「城」无生活的「睡城」

去过筑波科学城的人肯定对其行人稀少的街道印象深刻,即便是作为交通枢纽的筑波站前广场,也难掩萧条之感。为何筑波的人气会如此不足?

筑波的生活有多么令人感到乏味?建设初期的周末返京潮是一大特征。

由于建设初期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公务员宿舍以及机构的迁移上,当地居民的日常消费、休闲、交往等生活需求长期被忽视。这种乏味的生活让科研人员无法长期忍受,很多人只把这里当做睡觉的地方,周末选择返回东京家中。

这样一来,消费者的大量流失让本地商业更加难以发展,而商业、休闲功能的严重缺位又逼得消费者更加远离筑波,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直到1985年借着科博会的东风建成开业的CREO购物中心出现,问题才得到暂时缓解。

筑波前期增加的人口,科研人员和学生是绝对主力。而按照预期计算,筑波将会迁入20,500名科研工作者,大学生将有18,600人,合计将达39,100人。

而在初期,生活的不便和交通的困难,致使长期以来筑波的人口增长缓慢。

筑波市城市规划的全程深度参与者三井康寿,曾在1982年来到深圳考察,对于仅仅建设了3年就达到10万人口的现实深感震惊!

而当时已经建设近20年的筑波,仅达13万人,完全无法为每年以10万为单位增长的东京人口分担压力。

▼ 深圳市的城市建设、人口增长速度,是筑波极为羡慕的

由于筑波城市核心区(研究学园地区)的土地为国有土地和收购土地组合而成,虽然尽力连片,但依然非常破碎不整——过于分散的双中心结构,和极不平衡的狭长形状,都不利于人气的聚集。

▼ 筑波科学城的城市核心区卫星图,以两个站点构成双中心。主要的城区部分南北长18km,东西宽约5km,南北向交通非常不便

但筑波快线却并没有按照地块形状南北布线,而是从中央部分东西向延伸。这就导致筑波的城市核心区成为了只对汽车友好的地方,步行生活的居住者对外通达性堪比噩梦。

就连专门交流转居到筑波的生活信息的博客上,都充斥着新迁入者对街道上行人少到「安静得可怕」的说法。这种情况直到2002年社区巴士大规模开通后,才有明显缓解。

▼ 筑波的路网为汽车而设计,宽阔且行人稀少

事实上,由于没有强吸引力的城市中心,筑波的郊区化蔓延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城市核心区人口自2010年达到约7.9万人的历史高位后就常年停滞,但外围地区人口保持持续增长,这就更加弱化了城市核心区的人气活力。

从诞生时就强调田园感的筑波,其市中心若不能成为一个「浓缩街区*」的话,将很难摆脱这种「死气沉沉」的现状。

* 浓缩街区:即为在城市的一片较小的区域内高密度,高强度,多功能,混合布局的经典城市开发模式,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小而内容丰富」的城市街区。

其实前面所提到的生活设施建设慢,以及人口不足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新城启动前准备时间过长,延误了历史的最佳建设时间有一定关系。

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往往会集中爆发于一个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展最快速的时期,这段时期也是经济增长最巅峰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则步履艰难。

对于筑波当年所处的环境来说,1958—1963年从意向到确定的时间段,恰恰就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期,是最佳的动工时间。

然而筑波建设的宝贵时间窗口,被土地问题耽搁了。

科学城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不仅需要足够大面积的可用土地,而且要求土地具有足够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日本政府虽然掌握一些公有土地,但对于这种「国家重量级」项目,不仅不够,竟然还被迫持续压缩。

之后由当时的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后并入原国土厅)向地方政府提出的整体规划又将面积缩减为36k㎡,而接下来的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意见,又迫使面积近一步缩减至27k㎡。

相关阅读:

  • 未来科学城公园体育场按限流50%恢复开放,园内暂停露营
  • 来场说走就走的云端之旅,一起畅游“三城一区”!
  • 怀柔科学城建设全面推进!
  • 中关村壹号入选数字经济网红打卡地
  • 北京楼市:房价要跌,绝无可能,一部分区域或将继续上涨
  •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科学田园
  • 2022全球能源转型论坛在京举办
  • 聚焦光子产业
  • 看“硬科技”策源地的科创之力
  • “创业导师走进西部科学城”活动在重庆高新区举行|每日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