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黄海洲:量宽和负利率已难以为继,货币政策亟需找到新锚
再考察一下金本位,如下图所示,蓝色是全世界GDP,棕色是全世界黄金产量。1900年之前,两条线相当,说明当时金本位制度既带来价格稳定性,又没有限制全球经济增长。1940年之后,两条线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表明基于黄金发行货币无法支撑高速的经济增长。因此,货币制度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包括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2.0设立。
全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生过三次变迁。第一,荷兰盾。荷兰在16世纪成为欧洲的霸主,荷兰盾也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储备货币,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反过来助推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然而,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战争耗费了荷兰的国力,过度扩张也让荷兰政府背负了巨额的债务。随着荷兰综合国力的衰退,荷兰盾逐渐失去了储备地位。
第二,英镑。得益于工业革命,英国的国力迅速增强,“日不落帝国”在1850年左右国力达到了巅峰。在最辉煌的时候,英国控制了全球20%的土地,25%的人口,40%的贸易与20%的收入。与国力相匹配的是,英镑是全球储备货币的首选。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和英格兰银行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具备最后贷款人(LOLR)功能的中央银行,也进一步加强了英镑的霸主地位。
萨缪尔森在其编著的《经济学》教材中提出一个问题:自从有人类以来,三项最伟大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一是火。二是轮子。三是中央银行制度。包括中央银行制度下的货币发行和LOLR,这些都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才发明的,对当今世界仍然有重要影响。
英镑替代荷兰盾还涉及英国跟西班牙的战争,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即使在西班牙处于鼎盛时期,西班牙并没有创造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或者金融中心。
第三,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欧洲的经济和市场,但美国却从中得益,是唯一在战争期间维持黄金可兑换的大国。另外,盟国战时的债务也主要是向美国举借,这使得美元更多地被用于全球债务的计价。因此,一战大幅提升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地位,帮助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然而,真正奠定美元全球头号经济和金融地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之后,1945年美国GDP占全球50%,美国黄金储备占全球接近70%,美元完成了替代英镑成为全世界最重要储备货币的转型。
三、全球货币体系在20世纪的两次寻锚
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为美元成为全球最重要储备货币做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准备,比如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世界银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塌,1987年建立布雷顿森林2.0版,但2.0版运行到现在又遇到一系列巨大挑战。
二战将近结束时,美国替代英国成为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的领导者,在1944年开始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全世界的支付清算货币。这实际上是固定汇率,美国用的是准金本位,其他国家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国支持这些国家增加出口,以此来增加美元储备。全球美元储备增加越来越多,而全球黄金储备增长速度很慢,这些储备美元的国家把黄金逐渐搬回本国,所以美国的黄金储备逐渐下降,到60年代快速下降,使得美国担心将来可能有黄金支付风险。
1944-1945年美国完成了美元作为全世界储备货币的转型,英镑成为辅助的小角色。第一次寻锚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决了战后经济重建的货币体系问题,也是1929-1933年大萧条后第一次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大调整。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对金本位的最后一击。金本位或者贵金属体系持续千年,其崩溃是千年变革。从1929年大萧条开始算起,此次大调整期持续了16年,中间更是经历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寻锚之旅非常痛苦。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持续了26年(1945-1971年)。
15-16年的寻锚周期,寻锚之后25-26年的繁荣周期,加起来就是40年。全球货币寻锚每40年一个小周期。在这个单边周期之后,是不是有另外一个单边周期?从全球货币寻锚的角度来说,每80年一个大周期。